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对人体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同期经病理确诊可手术的女性乳腺癌100例,分成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配对研究。新辅助化疗组术前接受CMF或CAF方案化疗2个疗程,对照组术前不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手术标本常规病理检查,同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LSAB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和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CR4例(8.0%),PR28例(56.0%),SD18例(36.0%),无恶化病例,总有效率为64.0%。新辅助化疗组AI(7.5%±2.9%),PCNA表达的阳性率(33.7%±6.8%);对照组AI(4.8%±2.1%),PCNA表达的阳性率(51.5%±10.2%)。AI与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呈负相关,与化疗的疗效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64.0%;在人体乳腺癌组织中,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机制除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外,还有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2.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是一类临床上比较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肿瘤,其治疗效果远比四肢软组织肉瘤差。为了提高本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影像学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B超、CT以及MRI的检查,对于确定肿瘤大小、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和有无肝脏及腹腔的转移,具有特殊的价值。主张通过开放活检,获取组织学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是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因此,我们主张在明确本病诊断后,尽可能完全或大部分切除肿瘤,对术后复发者,也要争取再次、多次手术切除,并于术后酌情辅加放疗。  相似文献   
93.
胃近端癌与远端癌病理特点及预后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威  孙晓卫  詹友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67-169,171
[目的]目前发现,比较胃远端癌而言,近端胃癌因其独特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征,已被视为一种有别于胃其他部位癌的独立类型。临床上,以其解剖部位特殊、症状隐秘、病期短、恶性度高、预后差为主要特点。据报道,近端胃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的趋势。故,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整理某院1964~2004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胃近端癌803例、胃远端胃癌817例,从肿瘤大小、病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特点、淋巴转移率、根治率、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组比较,胃近、远端癌就诊时瘤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以III、IV病人居多,病程短;且以低、未分化癌为主,肿瘤浸润更深;两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近、远端胃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31%、25%与58%、47%、39%,两组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显著性。[结论]胃上、下部癌间比较结果,无论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程、病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率、根治率、生存率等方面皆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上,尤其在涉及联合脏器切除及手术合理路径选择的问题上应具体分析,严格把握指征。此外,对于胃上部癌的认识,拘于现状,认知程度仍有限。渴望在不久将来或能通过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为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之所用。  相似文献   
94.
软组织肉瘤的误诊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威  詹友庆  元云飞 《癌症》1999,18(1):82-83
目的:对软组织肉瘤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材料与方法:以1980 ̄1990年间收治的105例误诊病例为分析对象。结果:误诊比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25.61%(105/410),经再治疗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2%及46.67%。结论:软组织肉瘤误诊率较高,误诊后的治疗有极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但予恰当的补救治疗仍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李威  詹友庆 《癌症》1999,18(4):430-431,434
目的:探讨提高肢体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晚期病例的疗效,降低截肢率。方法;对9例累及血管,神经干的STS晚期患者进行了保存肢体的序贯治疗。即:术前介入化疗,热疗-手术切除-术后内照射(辅加外照射)-化疗。结果:9例均保存了肢体,近期疗效较满意。其中5例无瘤生存至今,最长时间已达2年6个月。结论;对晚期的肢体STS病例采用保存肢体的序贯治疗改变了以往肢体STS-  相似文献   
96.
作为一名肿瘤医生,每天都会面对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拼命挣扎、渴望能重获健康的病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无时无刻不震颤着我的心.从我踏上医生工作岗位那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坚持写日记,把自己在临床中碰到的点点滴滴孕育笔下.现摘取以下两个故事和读者一同分享,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7.
90例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年龄〈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模式和疗效.【方法】回顾90例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784例非青年女性胃癌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青年女性胃癌发病率占同期胃癌的10.30%;病理类型中低分化癌、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等分化较差的类型占总数的52.06%,与非青年女性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病例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8%、29.96%、27.56%;同期非青年女性胃癌病例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64%、32.24%、30.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女性胃癌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脏器侵犯与腹盆腔种植,但与非青年女性胃癌在总体生存率上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Ⅱ期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能否对这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并寻找合理的治疗形式。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为Ⅱ期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观察或接受辅助化疗。最终可供分析的有189例,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中心Ⅱ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9.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体重下降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术式、肿瘤浆膜外侵犯或脉管浸润是Ⅱ期胃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进一步分析,使用氟尿嘧啶类单药与联合方案的患者无明显生存差异。接受化疗6~8个疗程者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未化疗或化疗不足3个疗程者。结论 Ⅱ期胃癌患者术前体重改变程度、淋巴结清扫术式、肿瘤浆膜外侵犯或脉管浸润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化疗对该期患者有生存获益,建议患者接受6~8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99.
自1964~1981年,我院共收治乳腺癌1707例,其中30岁以内女性乳腺癌42例,占2.5%。本组年轻乳腺癌合并妊、哺者10例(23.8%),临床Ⅰ期5例,Ⅱ、Ⅲ期各16例,不能分期5例。治疗以手术为主,5例行扩大根治术,35例行根治术,2例行仿根治术。腋淋巴结转移率为57.1%。Ⅰ期的5、10年生存率均为100.0%,Ⅱ期为41.7%和12.5%,Ⅲ期为37.5%和60.0%。按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阳性组5、10年生存率为20.0%和10.0%,阴性组为85.7%和88.9%。本文资料表明,Ⅰ期的疗效不亚于其它年龄组,Ⅱ期以上则预后较差,究其原因为年轻患者有较高的腋淋巴结转移率以及多伴有妊娠及哺乳。 本文总结了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讨论了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