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61.
69例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的接受术前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9例(13.0%),有效率76.8%(53/69);1例病情进展。5例在化疗后接受了保乳手术。单因素分析发现,含紫杉类方案(TE)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因素(P〈0.05),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ER、PR、HER-2表达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无关。[结论]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对术前化疗敏感,含紫杉类药物的方案有助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收集2008至2011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126例来自门诊及病房的乳腺癌患者。选择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ANOVA及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组间各个变量之间的差异。结果对12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年龄、婚姻和谐程度、受教育程度、工种、工作压力、工作年限、月收入、每天工作时长和确诊时间等因素进行分层。分别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最终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婚姻和谐程度及确诊时间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相关。结论在乳腺癌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中,年龄、教育背景、月收入、婚姻和谐程度及确诊时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认识这些差异,有助于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宣教。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大多数转移性乳腺癌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这项II期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口服依托泊甙对于经多程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入组患者32例,均为病理证实的转移性乳腺癌,中位年龄50岁,91%患者ECOG评分小于或等于1分。所有患者接受过2个以上化疗方案治疗,半数患者接受过至少4个方案化疗,97%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84%接受过卡培他滨治疗,66%接受过长春瑞滨及铂类药物治疗。口服依托泊甙60mg/m2/日,连续10天,21天为一周期。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接受口服依托泊甙的中位周期数为6周期(范围,2-20周期);8例获部分缓解(25%),14例稳定,有效率 25%;9例稳定超过24周,临床获益率 53%;中位至肿瘤进展时间 5.0个月。全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对于一般状况良好、重要器官功能正常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虽然经过多程化疗,仍可从口服依托泊甙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64.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共有170万乳腺癌新增病例,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及疗效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酶类、肿瘤特异性抗原、代谢产物等.然而,这些标志物特异性并不高,特别是在肿瘤早期筛查、良恶性肿瘤的区分和低度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特异性较低.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多种生物学信号通路的调节,组织或循环中miRNA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循环miRNA作为非侵袭性、实时监测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可以作为分析肿瘤转移、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的有利依据.本文介绍miRNA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并针对循环miRNA在乳腺癌的诊断、预后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郑方超  袁芃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1):588-592
细胞周期抑制剂改善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ER低表达作为ER阳性乳腺癌的一种类型,不同于ER高表达,其内分泌治疗效果差。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耐药机制的研究,ER低表达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引起关注,本文将就ER低表达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37例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高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单药依西美坦治疗,前瞻性分析这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2009年在我院就诊的37例高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或不宜行手术及化疗,给予依西美坦25mg.d-1治疗,每2个月评价疗效。有效者重新评估手术可行性,仍无手术条件的患者继续依西美坦治疗。结果入组37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26例,中位给药时间7个月,服药>1年者22例,客观有效率56.8%,临床获益率达78.4%,中位显效时间4个月,中位生存期30个月。雌、孕激素(ER/PR)强阳性(?/?)较阴性或弱阳性(-/+)患者疗效显著提高,分别为68.9%、25.0%(P=0.034)和81.0%、31.3%(P=0.009)。主要不良反应有:肌肉酸痛、失眠、乏力等。结论依西美坦可以用于治疗激素敏感型绝经后、局部晚期乳腺癌,对于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患者仍是较好的选择。延长给药时间可能延长无法手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7.
晚期乳腺癌不可治愈,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在多个靶点抗血管生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体现出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笔者针对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中单药及联合化疗的应用疗效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8.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45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非常困难,疗效较差,寻找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2006年3月以此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5例。中位化疗周期数3周期(2—6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45例,CR3例(6.7%),PR25例(55.6%),SD11例(24.4%),PD6例(13.3%),总有效率(CR+PR)6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1年生存率73.3%。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一线和二线治疗进展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分别为62.1%和62.5%。内脏转移与软组织转移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别。主要毒性为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较轻,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9.
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社会负担巨大。目前,化疗仍是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其中铂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中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针对其临床适宜阶段、方案、疗效、不良反应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孤立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自1999年1 月~2009年1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35例乳腺癌术后孤立肺结节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生存期及预后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乳腺癌手术至发现肺结节的时间为6~177 个月,中位时间48个月。经病理证实,乳腺癌肺转移21例(60.0%),原发性肺癌8 例(22.9%),良性病变6 例(17.1%)。 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中,术后2、3、5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2%(20/21)、71.4%(15/21)、19.0%(4/21)。 从肺转移切除术至再次出现病情进展的中位时间(PFS)为32个月(3~73个月);全组患者生存期为12~103 个月,中位时间43个月。经过单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肺转移术后至病情再次进展(PFS)的因素包括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脉管瘤栓以及肺转移术后是否接受化疗(P<0.05);而原发肿瘤至肺转移的时间(无瘤生存期,DFS)以及肺转移术后是否化疗与肺转移术后生存期(OS)有关(P<0.05)。 但经过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对PFS 无显著关系。结论:乳腺癌术后孤立肺结节的外科治疗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术后全身治疗对提高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可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