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在Ⅳ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全身治疗中增加放疗的生存获益情况。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入院的298例初诊为ⅣB期ESCC患者的治疗信息。根据治疗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早期放疗干预组(CRT组/197例)、挽救性放疗干预或不干预组(CT组/101例)。通过使用倾向评分匹配使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特征保持均衡,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差异,采用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2.8%∶31.5%(P=0.006)、98.9%∶85.4%(P=0.001)。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2%∶52.8%、31.5%∶10.1%、15.7%∶2.2%。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8.5个月(95%CI为6.7~10.3个月)∶4.4个月(95%CI为3.5~5.3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17.1个月(95%CI为14.9~19.3个月)∶12.7个月(95%CI为8.0~17.4个月)(P<0.001)。不良反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血液学上。结论 初诊ⅣB期ESCC患者,应尽早在全身治疗中联合放疗,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且能有效改善吞咽困难,不良反应可耐受。应在较大的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Ⅳ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全身治疗中增加放疗的生存获益情况。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入院的298例初诊为ⅣB期ESCC患者的治疗信息。根据治疗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早期放疗干预组(CRT组/197例)、挽救性放疗干预或不干预组(CT组/101例)。通过使用倾向评分匹配使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特征保持均衡,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差异,采用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2.8%∶31.5%(P=0.006)、98.9%∶85.4%(P=0.001)。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2%∶52.8%、31.5%∶10.1%、15.7%∶2.2%。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8.5个月(95%CI为6.7~10.3个月)∶4.4个月(95%CI为3.5~5.3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17.1个月(95%CI为14.9~19.3个月)∶12.7个月(95%CI为8.0~17.4个月)(P<0.001)。不良反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血液学上。结论初诊ⅣB期ESCC患者,应尽早在全身治疗中联合放疗,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且能有效改善吞咽困难,不良反应可耐受。应在较大的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3.
子宫颈、食管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一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感染特征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和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来自河南同一地区的75例宫颈鳞癌患者和78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HPV 分型检测.结果 来自同一地区的宫颈、食管鳞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83%(58/70)和82%(49/60),其余阳性类型宫颈鳞癌中依次为HPV58、18、31、6、52、33、11,分别占14%(10/70),9%(6/70),7%(5/70),6%(4/70),6%(4/70),4%(3/70),4%(3/70);食管鳞癌中依次为HPV18、58、31、6、11,分别占15%(9/60),8%(5/60),7%(4/60),5%(3/60),5%(3/60).对HPV16阳性的宫颈、食管鳞癌标本DNA进行HPV16致癌基因E6/E7扩增进行验证,阳性率为100%.结论 同一地区居民宫颈(食管)鳞癌HPV感染亚型相似,提示HPV可能是这两种肿瘤的共同致病因素,HPV16可能在宫颈和食管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为其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食道癌胃转移的诊治与预后葛红袁翎郭燕侯秉森卫功铨近几年来,我院收治12例食道癌胃转移病人,现将其诊治过程和预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40~65岁;病变位于胸上段3例,胸中段9例;病变长度3~9cm;术前放疗(DT4...  相似文献   
25.
食管癌放疗中白细胞下降的观察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袁翎,侯秉森,冯瑞启放疗病人的白细胞下降经常可见,往往因此而中断治疗。这种结果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现象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为进一步了解放疗中白细胞下降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991年3月~199...  相似文献   
26.
斯普林配合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斯普林在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40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被随机分两组,20例单纯放疗,20例放疗联合斯普林注射,从放疗前1周至放疗后1周每日肌注或静点4-10ml,5次/周。两组放疗方式剂量相同。每次1.7-2.0Gy,每周5次,总剂量60-70Gy。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55%。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斯普林在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40 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被随机分两组,20 例单纯放疗( 对照组) ,20 例放疗联合斯普林注射,从放疗前1 周至放疗后1 周,每日肌注或静点4 ~10ml,5 次 周。两组放疗方式剂量相同。每次17 ~20 Gy ,每周5 次,总剂量60 ~70 Gy 。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70 % ,对照组55 % 。综合组治疗后的 W B C、 N K 活性、 T3 、 T4 、 T4 T8 等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合并斯普林能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斯普林还有保护血象、增强免疫、改善病人一般状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分析适形放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7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适行放疗,180~200 cGy/f,80%~9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腹膜后总剂量40~60 Gy.结果 CR29.58%(21/71),PR47.89%(34/71),其他(NC+PD)22.54%(16/71),总有效率(CR+PR)77.46%.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15%(42/71)、22.54%(16/71)和9.86%(7/71).中位生存期15.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放疗剂量、症状缓解影响预后,而淋巴结转移大小、是否有癌栓、放疗体积与预后无关.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放疗剂量及疗效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痛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时高发的地区(河南豫北地区)2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相关蛋白的改变,筛选与2种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磁珠(MB-WCX)、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MS)仪及配套软件对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7例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及50例对照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蛋白质谱分析.结果:宫颈(食管)鳞状细胞癌组中有4种共同差异蛋白且表达下调,质荷比为M1 865.58、M2 104.84、M4 070.93、M4 209.83;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组中有5种共同差异蛋白,质荷比为M2 660.10、M4 209.83、M2 862.82的3个蛋白表达下调,质荷比为M1 349.67、M1 740.76的2个蛋白表达上调;在人乳头瘤病毒(HPV)16(+)食管鳞状细胞癌与HPV(-)食管鳞状细胞癌组中有16种差异蛋白.且质荷比M4 209.83的蛋白为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HPV16(+)/HPV(-)食管鳞状细胞癌组共同的差异蛋白.结论:宫颈(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有相同的蛋白改变,提示在2者同时高发的地区2种肿瘤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M4 290.83可能为HPV16引起的靶蛋白,并且参与了2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