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治疗。方法 分析 1983年 1月至1997年 12月初治的、有病理证实的 2 13例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AnnArbor分期 ,Ⅰ期 35例 ,Ⅱ期 178例。Ⅰ期单纯放射治疗 12例 ,综合治疗 2 3例 ;Ⅱ期单纯放射治疗 5 7例 ,单纯化疗 2例 ,综合治疗 119例。结果 全组 5年总生存率、癌症相关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6 5 %、70 %和6 1%。全组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 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 6 3%和 72 %(P >0 .0 5 )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6 %和 6 2 %(P >0 .0 5 )。Ⅰ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 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均为 10 0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10 0 %和 80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Ⅱ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 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 5 8%和 6 6 %,两者差异接近有显著性 (P =0 .0 5 1)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46 %和 6 0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Ⅰ期原发扁桃体NHL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均取得好的疗效 ,综合治疗改善了Ⅱ期患者的无病生存率。综合治疗可改善早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射波刀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4年间接受射波刀治疗的 59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体积为 13.0~125.1 cm3(中位数27.1 cm3)。处方剂量为 35~50 Gy (中位数45 Gy),分割次数为 3~8次(中位数5次)。采用CT为基础的评价有无进展。采用Kaplan-Meier法线计算OS和局部无进展生存LPFS。结果 1、2年样本数分别为26、17例,1、2年OS分别为54%、35%,LPFS分别为91%、70%;中位OS期为12.5个月,LPFS期为10.9个月。1~2级急性和晚期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61%,其中 1例为3级晚期胃肠道反应者临床表现为肠道不全梗阻。结论 采用射波刀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可获得很好疗效且并发症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在鼻咽癌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 月至2008年4 月2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全程IMRT,其中Ⅱ期5 例,Ⅲ期13例,Ⅳa 期2 例。鼻咽肿瘤(PTV )和颈部转移淋巴结(PTVnd )处方剂量为69.96Gy,鼻咽区域及上颈部临床靶区(PTV 1)处方剂量为60.06Gy,下颈部锁骨上区域(PTV 2)处方剂量为50.96Gy。腮腺50% 体积≤35Gy,晶体、垂体、颞颌关节、下颌骨及颞叶的最高限量分别为9、54、60、70、60Gy,脑干、脊髓、视神经、视交叉的计划危及器官区(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me,PRV )1% 体积最高限量分别为54、40、54、54Gy。全组病例于IMRT 前均行1~2 个周期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1 例因鼻咽癌骨转移、呼吸衰竭死亡。1 年总生存率为94.1% ,3 例发生远处转移,急性反应以1、2 级为主,其中口干多集中在1 级(17例),1 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3 例,2 级12例。PTV 、PTVnd 、PTV 1、PTV 2 的平均剂量均值分别为73.4、74.1、67.8、54.1Gy。左、右腮腺的平均剂量分别为43.9、41.9Gy。左、右晶体最高剂量平均值分别为8.06、8.12Gy,脑干、脊髓、左、右视神经、视交叉PRV 最大剂量平均值分别为60.6、46.6、50.0、55.0、56.0Gy。结论:IMRT 技术能对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较好的剂量分布,可获得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对正常组织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在初治鼻咽癌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76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IMRT.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0例,Ⅲ期29例,Ⅳ期25例.采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采用的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分别为TMS、CMS和Pinnacle.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给予,鼻咽肿瘤(GTV)和颈部淋巴结(GTV-LN)处方剂量为68~76Gy,鼻咽区域及上颈部临床靶区(CTV1)处方剂量为58~66Gy.下颈部锁骨上区域(CTV2)37例采用IMRT技术,处方剂量为50~60Gy,39例采用常规技术单前切线野照射.晶体、脑干、脊髓、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最高限量(99%体积低于此剂量)分别为8、54、40、54、54 Gy.7例合并同时化疗,4例IMRT后鼻咽局部予以立体定向放疗加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RTOG标准评价急性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期为10个月,全组死亡3例,分别死于鼻咽肿瘤未控大出血、肝转移和治疗相关并发症.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2%;鼻咽和颈部1、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95%,4例出现了远处转移;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86%.急性反应以1、2级为主,其中唾液腺为99%,咽部和黏膜分别为88%和72%.GTV、GTV-LN、CTV1、CTV2的平均剂量均值分别为74.3、74.1、67.2、60.2Gy,平均低于95%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分别为0.58%、0.31%、0.67%、0.59%.左、右腮腺的中位剂量分别为33.9、34.0 Gy,晶体、脑干、脊髓、视神经、交叉最高剂量平均值分别为7.2、53.4、41.6、53.4、55.6 Gy.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对初治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达到较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射波刀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2010年间本院射波刀中心治疗的有病理诊断的肺转移瘤患者 48例,治疗肺转移病灶93个。病灶中位靶体积6.0 cm3(0.2~135.2 cm3),中位生物等效剂量为140.8 cGy (53~180 cGy)(α/β=10),中位分割次数为3次(1~7次),中位等剂量线为81%(71%~91%)。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6%,随访时间满 2年者 33例。病灶有效率为90.3%,2例患者2个病灶局部进展。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98%,总生存率分别为83%、63%,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37%。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的高龄患者(>60岁)有好于低龄患者(≤60岁)趋势(χ2=3.45,P=0.063),单发患者优于多发患者(χ2=4.49,P=0.034);总生存的原发确诊至转移时间>18个月患者优于≤18个月患者(χ2=6.50,P=0.011)。不良反应为1级急性放射性损伤 5例,2、3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各 1例,皮下组织纤维化改变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1例。结论 射波刀在肺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肺癌放疗中胸部热塑体膜和负压真空气垫是两种常用体位固定方式\[1-3\]。为了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摆位误差,我们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短疗程放疗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美容效果。方法 2008—2010年本院收治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 306例,其中 160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常规组),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后续瘤床电子线推量,总疗程 46~48 d;146例行短疗程放疗(短程组),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同步瘤床电子线推量,总疗程 30~32 d。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χ2检验两组资料可比性、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随访率为100%。两组1、2、3年生存率均为100%,均无局部复发(χ2=0.00,P=1.000)。常规组与短程组1、2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9%与45.1%(χ2=0.73,P=0.695)、16.3%与13.7%(χ2=0.73,P=0.695),1级皮肤及皮下组织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9%与17.1%(χ2=0.00,P=0.954);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1.9%与13.7%(χ2=0.23,P=0.633);美容优良率分别为66.2%与65.5%(χ2=0.01,P=0.927)。结论 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疗程方案与常规放疗的疗效相似,美容效果相当且未加重皮肤反应,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