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昆藻二陈汤治疗复发性中网炎38例淮阴市中医院(223001)袁志冲关键词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昆藻二陈汤近10年来,笔者采用昆藻二陈汤治疗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病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rhBMP-2/bFGF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21d8个时间点取材,用免疫组化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胶原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⑴Ⅱ型胶原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但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⑵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ALP在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⑶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bFGF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nenⅠ、Ⅱ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3.
我院于1985年9月——12月为3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施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现报告如下。例1:男、51岁。84年8月3天内4次脑缺血发作。先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后为完全性卒中(CS)。经治疗渐好转,病情稳定。查体:不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不完全性中枢性面、舌瘫,右肢皮温低、脑性瘫、肌力:右上肢肩3级,肘及腕0级、掌指能屈难伸。右下肢髋4级、膝3级稍屈难伸、踝趾0级。左颈动脉造影(CAG):脑动脉变细、M_(4-5)显影不清。诊断:左大脑中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64.
杜俊杰  罗卓荆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医学争鸣》2002,23(24):2292-2295
目的 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BALB/c小鼠11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设立rhBMP-2/TGF-β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3-21d共8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Ⅱ型胶原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的,但是,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是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仍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TGF-β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as a primary graft to repair a segmental with severe contamination. Methods: A canine model of contaminated defect of 1.5 cm in size in the radius was used, in which 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or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was implanted as a primary graft followed by internal fix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grafting materials in repairing a contaminated segmental defect was compared. Resuits: The animals which had received implant of 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should largely healed defects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hile the defects implanted wit]h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remained unrepaired witla bone infection. Conclusions: Besides its strong osteoinductive and osteoconductive activity, 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is highly antibacterial and can be used as a primary graft to repair the severely contaminated segmental defect.  相似文献   
66.
李继庆  袁志  郭征  李发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90-4790,4793
对78例股骨、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矩形髓内钉固定。第1组36例,在钉尾部未行螺丝钉固定;第2组42例,在钉尾部用附加螺丝钉将其固定于股骨或胫骨上。第1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7.4周,其中有6例退钉。第2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2例退钉。结果表明用附加螺丝钉固定其钉尾部,可以有效防止矩形钉退钉这一常见的并发症,并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7.
Inject-typeBMP(bBMP/rhbFGF/PVP)powerwasusedasaccessorialtreatmentoffreshfracture,delayhealorboneIncoher-enceandgainedgoodeffects.WeobservedeffectofBMPonco-agulabilityofFSandinfluenceofFSonosteoinductiveabilityofBMPanddiscussthefeasibilityofusingFSassolventofBMP.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1.1.1Inject-typeBMPandfibrinsealant(FS)Inject-typeBMPisprovidedbyorthopedicsresearchinstituteofXijingHos-pitalof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FSisprovidedbyGuanzhouBeiteBiotechnolog…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联合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血管紧张素-1(ANG-1)双基因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将本室构建的编码人VEGF165和ANG-1双基因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进行包装和扩增,获得腺病毒载体pAd-VIA,将其体外转染大鼠BMSCs,应用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实验分为4组:A.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并诱导组;B.BMSCs诱导组;C.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组;D.单纯BMSCs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的测定、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来评价联合转染双基因对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成功包装和扩增,有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体外转染大鼠BMSCs后,A、B组的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为阳性,而C组和D组为阴性.ALP活性表达具有时间相关性,3 d开始表达,7 d到达高峰,在7、14 d,A、B组与C、D组之间ALP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和B组之间,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大鼠BMSCs后,未明显影响其体外成骨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7年2月,共收治43例经病理证实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DT1.5Gy/次,2次/天(间隔>6h),5天/周.总剂量为42Gy~57Gy.放疗结束后1月进行X线检查客观评价近期疗效.结果:CR 22例(51.2%),PR 9例(20.9%),NC 5例(11.6%),PD 7例(16.3%).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8.1%(25/43)、30.2%(13/43)和11.6%(5/43).结论: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可作为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有效治疗手段,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比分析InterTan与股骨近端可膨胀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InterTan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67~88岁,平均(75.3±5.8)岁,左侧20例,右侧22例,骨折按AO分型(A2型31例,A3型11例);可膨胀髓内钉组39例,其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65~87岁,平均(74.6±6.1)岁,左侧21例,右侧18例,骨折按AO分型(A2型30例,A3型9例)。比较InterTan与股骨近端可膨胀性髓内钉两种固定方式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Harris评分差异。结果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5个月。可膨胀髓内钉组术后出现褥疮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InterTan组术后出现1例股骨远端骨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可膨胀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InterTan组(P=0.0310、P=0.0008);可膨胀髓内钉组术后下床时间晚于InterTan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术后Harris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0)。结论 InterTan固定强度高,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术后并发症少;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的优势,更适合身体耐受能力差,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