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联合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血管紧张素-1(ANG-1)双基因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将本室构建的编码人VEGF165和ANG-1双基因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进行包装和扩增,获得腺病毒载体pAd-VIA,将其体外转染大鼠BMSCs,应用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实验分为4组:A.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并诱导组;B.BMSCs诱导组;C.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组;D.单纯BMSCs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的测定、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来评价联合转染双基因对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成功包装和扩增,有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体外转染大鼠BMSCs后,A、B组的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为阳性,而C组和D组为阴性.ALP活性表达具有时间相关性,3 d开始表达,7 d到达高峰,在7、14 d,A、B组与C、D组之间ALP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和B组之间,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大鼠BMSCs后,未明显影响其体外成骨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复合基因重组人BMP2 的异种骨(rhBMP2/BCB) 移植及其与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rhBMP2 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rhBMP2/BCB;并采用兔桡骨干1.5 cm 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生物力学、骨密度、组织学等检测手段,比较单纯rhBMP2/BCB移植、rhBMP2/BCB 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及rhBMP2/BCB 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1) 单纯rhBMP2/BCB 移植,可在16 周使节段性骨缺损基本修复,其修复机制与过程和重组异种骨相似;(2)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8 周即可修复骨缺损,其修复机制与骨折修复相仿,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机制;(3)rhBMP2/BCB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在骨缺损修复早期( ≤12 周) ,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均优于单纯rhBMP2/BCB移植,约在12 周使骨缺损基本修复。结论 上述三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以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较为理想。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杜俊杰  罗卓荆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医学争鸣》2002,23(24):2292-2295
目的 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BALB/c小鼠11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设立rhBMP-2/TGF-β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3-21d共8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Ⅱ型胶原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的,但是,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是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仍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TGF-β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4.
髋部骨折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及循证医学理念的深入,国际上在髋部骨折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部分规范化共识。由于客观因素限制,我国目前髋部骨折诊治的整体现状并不乐观,尤其体现在诊治观念的更新不及时。因此,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治疗选择、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治疗方式、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人工膝关节治疗膝关节周围巨大骨巨细胞瘤,选择手术适应证并观察患者肢体功能保留效果。方法:9例患者,良性骨巨细胞瘤6例,恶性3例。均采用骨瘤段切除,双关节半限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8例,旋转限制型人工交链膝关节置换1例。结果:随访1.5~4.7年,1例死于肺部转移,8例无瘤存活。8例患者术后获得了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假体无松动。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巨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可以早期锻炼膝关节的功能,减少传统手术所带来的术后复发及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66.
李继庆  袁志  郭征  李发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90-4790,4793
对78例股骨、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矩形髓内钉固定。第1组36例,在钉尾部未行螺丝钉固定;第2组42例,在钉尾部用附加螺丝钉将其固定于股骨或胫骨上。第1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7.4周,其中有6例退钉。第2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2例退钉。结果表明用附加螺丝钉固定其钉尾部,可以有效防止矩形钉退钉这一常见的并发症,并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患者的石螬病理切片中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蛋白表达,初步说明其临床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对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近几年诊断明确的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各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危骨肉瘤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6.0%;低危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8.0%和24.0%。高危组中COX-2及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危组中的表达,P&;lt;0.05,r=3.98;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年龄有显著性关系,P&;lt;0.05,r=0.921;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肿瘤部位、患病时间、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发病时间等无显著性关系,p&;gt;0.05,r=0.815,COX-2及MMT-7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在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rhBMP-2/bFGF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21d8个时间点取材,用免疫组化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胶原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⑴Ⅱ型胶原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但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⑵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ALP在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⑶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bFGF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nenⅠ、Ⅱ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Inject-typeBMP(bBMP/rhbFGF/PVP)powerwasusedasaccessorialtreatmentoffreshfracture,delayhealorboneIncoher-enceandgainedgoodeffects.WeobservedeffectofBMPonco-agulabilityofFSandinfluenceofFSonosteoinductiveabilityofBMPanddiscussthefeasibilityofusingFSassolventofBMP.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1.1.1Inject-typeBMPandfibrinsealant(FS)Inject-typeBMPisprovidedbyorthopedicsresearchinstituteofXijingHos-pitalof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FSisprovidedbyGuanzhouBeiteBiotechnolog…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比分析InterTan与股骨近端可膨胀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InterTan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67~88岁,平均(75.3±5.8)岁,左侧20例,右侧22例,骨折按AO分型(A2型31例,A3型11例);可膨胀髓内钉组39例,其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65~87岁,平均(74.6±6.1)岁,左侧21例,右侧18例,骨折按AO分型(A2型30例,A3型9例)。比较InterTan与股骨近端可膨胀性髓内钉两种固定方式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Harris评分差异。结果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5个月。可膨胀髓内钉组术后出现褥疮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InterTan组术后出现1例股骨远端骨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可膨胀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InterTan组(P=0.0310、P=0.0008);可膨胀髓内钉组术后下床时间晚于InterTan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术后Harris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0)。结论 InterTan固定强度高,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术后并发症少;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的优势,更适合身体耐受能力差,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