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乏氧状态下分泌酶抑制剂(γ-secretase inhibitors,DAPT)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骨肉瘤MG-63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骨肉瘤细胞株MG-63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C)、乏氧组(Hypoxia)和含有DAPT的乏氧组作为实验组(Hypoxia+DAP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细胞周期,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G-63细胞株中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来验证其转移能力。同时探讨DAPT在乏氧环境下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方面的影响,分析其介导的Notch1下调情况及其抑制乏氧对MG-6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乏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均较正常组有显著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实验组与乏氧组相比较,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显著降低其增殖及侵袭能力(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上调Notch1、HIF-1、Hes-1相关蛋白的表达;但是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下调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使细胞周期停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泌酶抑制剂可通过下调Notch1通路显著抑制乏氧状态下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与侵袭,阻断Notch1表达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骨肉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并发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情况,总结其临床鉴别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我院2365例"BPH"患者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手术后的组织标本的病理报告和门诊3588例BPH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理学报告分析显示确诊为BPH者为2333例,其中伴有CP者为1691例,占68.2%.门诊患者中有301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前列腺炎,占84.5%,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2110例,占69.9%.结论 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合并BPH发病率高,在临床上不易鉴别,目前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均不理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ND)中,基于下甲状旁腺(IPGs)分型的甲状腺下极区域计划性分离和IPGs策略性保护技术对IPG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切加CND的患者159例,其中89例采用传统精细化被膜分离技术保护甲状旁腺(A组);70例在传统精细化被膜分离技术基础上加用甲状腺下极区域计划性分离和IPGs策略性保护技术(B组)。A组中行IPGs移植者18例为At组,B组中行IPGs移植者8例为Bt组。比较A、B组间和At、Bt组间术后第1天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低PTH(<8 pg/ml)发生率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等。结果B组术后第1天的血PTH水平高于A组[2885(2115,4078) pg/ml vs. 1880(885,2850)pg/ml,P<005],B组的术后血钙水平高于A组[(205±014)mmol/L vs. (200±015) mmol/L,P<005],B组术后低PTH发生率低于A组[71%(5/70)vs. 225%(20/89),P<005]。B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66)vs. 88%(6/68),P>005]。Bt组与At组的上述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IPGs分型的甲状腺下极区域计划性分离和IPGs策略性保护技术在PTC行CND过程中能有效保护IPGs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冰  靳琦 《中医教育》2000,19(3):4-5
从自然界的海阔鱼跃,天高鸟飞;到物质结构层次,钢铁的坚硬,石墨的松软;再到生物解剖领域,心脏的泵血,肾脏的泌尿;……人们发现了一个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法则;那就是,一定的功能总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前臂屈伸肌群表面肌电值(iEMG)与手功能评定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0例脑卒中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双侧前臂肌群iEMG,并用Lindmark手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手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侧前臂屈伸肌群iEMG值和Lindmark手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前患侧iEMG值与Lindmark手功能评分存在直线相关,但治疗后则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前臂屈伸肌群肌力及手功能的恢复;iEMG作为肌肉功能量化评定指标,可动态观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接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还接受4周的针刺治疗。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①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FMA较常规康复组显著提高(P0.05),但BBS和BI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急性期亚组的FMA和BI较常规康复组急性期亚组显著升高(P0.05),而BBS在两个急性期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经过4周康复干预,FMA、BBS和BI在两个恢复期亚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在脑卒中急性期进行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先天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先天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78例表现为局部肿块型,8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七方十剂理论在宋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方、十剂是方剂学中两种重要的方剂分类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七方现知最早见于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它在宋代医学教育中广为运用;十剂源于唐代陈藏器的药之大体十种,在北宋《圣济经》中,其概念由药之种扩大为剂。七方十剂对后世方剂功效分类有很大的影响。文章重点论述了七方十剂在宋代的发展,并试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99.
袁冰  韦卓 《骨科》2014,5(2):125-12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原始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及术后再骨折过程中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非常重要,临床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骨吸收抑制类及促进骨形成类。随着骨代谢途径认识的不断加深,不断升级目前已有药物、已有药物的合理配伍使用、研发新型的改变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的药物、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等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随着这些新进展、新方案逐步通过临床试验的检验,将会给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评价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的19例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 结果 19患者中男17例,女2例,年龄26~80岁。血管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15例,假性动脉瘤3例,肝动脉瘤样扩张1例。技术成功19例,临床成功15例。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 结论 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安全有效,尤其是对肝动脉、脾动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具有快速止血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