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桑叶多糖-肽复合物的降血糖血脂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桑叶(MorusalbaL.)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普通食物,服用桑叶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研究证实,桑叶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的作用[1,2],并从桑叶中分离纯化出有降低血糖作用的化合物[3]。我们从桑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肽复合物(glyco-peptides,GPs),探讨其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和饲料昆明小鼠,体重(20±1)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自由摄食、进水。动物室内设12h昼夜循环,维持室温(22±2)℃。标准小鼠饲料和高脂肪(10%wt)高胆固醇(1%wt)饲料。1.2糖尿病模…  相似文献   
142.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2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食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指导每日运动量、热能和食用油摄入量(25~30g/d)。研究开始前和8w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结果有11人退出研究,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分别有51人和50人,两组间性别分布没有差别。研究前、第2、4、6、8w,两组间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体力活动时间也无差别。与研究前相比,食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8w后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肪百分比等人体测量指标明显降低,而且体重、BMI、腰围、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8w后TG、ApoB、ApoAII、ApoC2、ApoC3水平明显下降,且降低的程度均明显优于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结论合理膳食条件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减轻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重,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脂蛋白代谢。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中长链脂肪酸(MLCT)食用油对不同性别的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01名高TG血症患者随机分为MLCT食用油组(50例)和长链脂肪酸(LCT)食用油组(51例),两组间在性别分配上无显著性差异。控制每日膳食摄入量及食用油摄入量(25~30g/person·d),规定运动方式,实验期8w。分别于研究开始前和8w后进行人体成份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肪量等)、腹部CT扫描及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研究结束后,男性MLCT食用油组BMI、TG、ApoB、ApoAⅡ、ApoC2及ApoC3浓度均明显降低,且体重、BMI、腰围、体脂肪重、体脂肪百分比、腹部脂肪总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及TG、ApoB、LDL-C、ApoAⅡ、ApoC2、ApoC3和ApoE指标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LCT组。女性只有腰臀比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LCT组,其余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合理膳食条件下,男性高TG血症患者使用MLCT食用油可减轻体重,降低血TG浓度,改善脂蛋白水平,调整脂代谢,而女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4.
你需要减肥吗 "我太胖了!""我要减肥!"在夏日来临之前,这些话似乎成了众多女性的口头禅.然而,你真的胖吗?用你的体重(千克)除以你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体重指数BMI便可知晓.比如,你体重60千克,身高1.6米,那么你的体重指数就等于60÷(1.6×1.6)≈23.4.这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对去势大鼠股骨远端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为染料木黄酮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4 7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去势 雌激素组 (2 0 μg/kg体重 )、去势 染料木黄酮组 (染料木黄桐剂量分别为 2 5、5 0、10 0mg/kg体重 )。饲养 3个月后处死 ,测定股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去势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骨小梁体积、平均骨小梁板密度和厚度减少 ,平均骨小梁板间隙和类骨质宽度增加 ,矿化延迟时间和类骨质成熟时间延长 ,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染料木黄酮各组与去势组比较 ,骨小梁体积和平均骨小梁板厚度增加 ,平均骨小梁板间隙变窄 ,矿化延迟时间和类骨质成熟时间缩短 ,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染料木黄酮有促进骨形成 ,减少切除卵巢后骨量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 调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探讨体质指数 ( BMI)与体脂含量、腰臀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 对 1 0 0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 ,按 WHO对亚洲成年人的 BMI新定义分为 5组 ,对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和生物电阻抗法 ( BIA法 )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 以 BMI法判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男性超重率和 度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女人群中 度肥胖发生率均较低 ;在相同 BMI组中 ,男性的平均年龄比女性低 ( P<0 .0 1 )。而 BIA法和皮褶厚度法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 BMI法 ,且女性体脂含量、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肩胛下皮褶厚度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 BMI均与体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超重组的腰围平均值为 80 cm,而男性 度肥胖组的腰围平均值 >90 cm。结论 : 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年龄早于女性。以 BMI法判断肥胖和以 BIA法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法判断肥胖有很大差别 ,仅以 BMI判断肥胖不够准确 ,尚需考虑年龄、性别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7.
俗话说“男女有别”。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在食物的选择上与男性有所不同。如果女性多加选择,注意营养调理,将会减少很多病痛,吃出青春、吃出美丽。归纳起来,以下8种食物对女性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棕榈叶黄酮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棕榈叶黄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干预48 h、72 h,用MTT法来观察棕榈叶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棕榈叶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率增高. [结论]棕榈叶黄酮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为临床抗肝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9.
桑叶内含有多种成分,如多羟基生物碱、黄酮类、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等[1],可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现代医学证明桑叶中的多羟基生物碱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2],因此常用桑叶治疗糖尿病,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近年来研究表明,桑叶中多糖、黄酮等组分也有降糖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确.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用桑叶提取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餐后血糖的变化,并应用该提取物与拜糖苹在体外分别作用α-葡萄糖苷酶,观察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桑叶黄酮降糖机制.  相似文献   
150.
咖啡酸对正常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正常小鼠服用咖啡酸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糖脂代谢的过程中α-葡萄糖苷酶及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相关实验室完成。①观察体外实验中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拜唐苹(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800mg/L)组,咖啡酸(终浓度分别为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800mg/L)组,并以拜唐苹组作为标准对照,观察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②咖啡酸对小鼠糖耐量影响:60只正常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淀粉对照组以3.0g/kg体质量灌胃,淀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蔗糖对照组以2.0g/kg体质量灌胃,蔗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葡萄糖对照组以2.0g/kg体质量灌胃,葡萄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淀粉组灌胃后1h测尾静脉血糖和蔗糖,葡萄糖组灌胃后0.5h测尾静脉血糖。③观察咖啡酸对小鼠脂肪吸收的影响:4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对照组按20%脂肪乳20mL/kg体质量、胆固醇1.0g/kg体质量混合后灌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咖啡酸1.0g/kg体质量灌胃,灌胃3h后取眼眶静脉血,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测定用日立7600-1000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结果:实验共取10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结果:咖啡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R50(酶活性抑制一半时的受试物浓度)为307mg/L,拜唐苹IR50为258mg/L,两者强度相当。②咖啡酸对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影响:小鼠餐后血糖葡萄糖对照组明显高于葡萄糖实验组[雄性(15.44±2.40,6.58±2.22)mmol/L,(P<0.01)];雄性小鼠实验组餐后血糖低于雌性小鼠实验组[(10.70±1.39,8.58±1.13)mmol/L,(P<0.05)]。③咖啡酸对小鼠三酰甘油、餐后总胆固醇的影响:小鼠口服咖啡酸与脂肪乳的混合液后其血脂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咖啡酸能降低正常小鼠餐后血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拜唐苹相当,本实验未观察到咖啡酸对脂肪吸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