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关于影响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总结性文献很多,但影响预后的分析中,很少有文献对血管癌栓的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本文对乳腺癌普通HE染色病理切片血管癌栓进行观察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预后的指标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2.
胃淋巴回流的动态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尸体解剖,观察胃淋巴回流的动态情况,结果,胃窦淋巴回流的先后动态次序规律为:③~⑥~①~⑦~⑤~⑧~⑨;②、⑩、(②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胃体为:③~①~②⑥~⑦~⑨⑤~⑩;⑧(⑧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胃底为:②~①~③~⑦~⑨~⑩;⑤、⑥、⑧、(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据此,本文还对胃癌有关淋巴结清扫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3.
34.
张国强  庞达  王宽  薛英威  张岂凡  赵家宏 《癌症》2004,23(Z1):1390-1395
背景与目的:FLICE抑制蛋白基因在凋亡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靶向cFLIP的反义基因治疗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研究拟探讨cFLIP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e2000为载体,介导cFLIP反义寡核苷酸片段导入胃癌细胞株BGC823.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FLIPL/s mRNA和蛋白在HeLa、BGC823细胞中的表达;以cFLIP基因翻译起始区为靶点,人工合成20个碱基全硫代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介导转染BGC823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FLIP mRNA的2种拼接体和表达蛋白在HeLa、BGC823细胞中呈阳性表达.MTT显示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TUNEL检测可见阳性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在G1峰前出现凋亡峰;Western blot检测可见cFLIPL和cFLIP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cFLIPL/s mRNA和蛋白在HeLa、BGC823细胞中表达.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BGC823细胞后抑制cFLIPL/s蛋白表达,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 3 6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 12例胃溃疡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及胃溃疡组织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Ⅲ Ⅳ期胃癌组织的COX 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 Ⅱ期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COX 2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  相似文献   
36.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Lahey法、Lawrence法及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其中以Lahey法重建消化道者83例,以Lawrence法重建消化道者63例,以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者32例,重点比较术后6个月时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症状.结果 术后6个月时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组及Lawrence组体重下降程度显著低于Lahey组,P<0.00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变化,改良Ⅱ式组及Lawrence组分别升高,而Lahey组降低,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5及P<0.005.术后6个月时消化道症状,进食次数3~5次者改良Ⅱ式组低于Lahey组而Lawrence组高于Lahey组,P<0.05;大于5次者改良Ⅱ式组高于Lahey组,P<0.05;而Lawrence组低于Lahey组,P>0.05.呕吐者改良Ⅱ式组4例(7.1%)和Lawrence组6例(13%)显著低于Lahey组14例(46.7%),P<0.05;心窝部烧灼感者Lawrence组4例(8.7%)、改良Ⅱ式组6例(10.7%)低于Lahey组10例(33.3%)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Ⅱ式及Lawrence法消化道重建术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较为理想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使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7.
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在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型工业化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妇女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对乳腺癌进行试验研究需要建立便于体内研究的乳癌动物模型和体外研究的乳癌细胞系。乳癌细胞系的建立是研究癌变机理  相似文献   
38.
结肠癌p21、nm23基因表达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产物p21和nm23转移抑制基因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结果(1)p21阳性表达率为50.50%.与病理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侵犯深度无相关性.(2)nm23阳性表达率为75.25%,与病理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侵犯深度无显著相关性.(3)p21阴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72.00%、62.00%;p21阳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54.00%、32.00%,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m23阳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72.37%、50.00%;nm23阴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44.00%、28.00%,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21阴性nm23阳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82.05%、69.23%;p21阳性nm23阴性表达病例三年、五年生存率为20.00%、13.33%,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1)p21和nm23在结肠癌中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2)p21阴性表达病例、nm23阳性表达病例预后好,可作为预后判定指标.p21和nm23联合表达判断结肠癌预后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9.
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时间变化对晚期胃癌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伴时间缩短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2005年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病例.比较患者胃癌的生物学性状,是否侵及浆膜层,淋巴结转移数目及临床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两项指标均有变化组与二者均正常组比较:二者胃癌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在浆膜浸透,淋巴结转移数目差别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临床手术方式的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伴有时间缩短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浆膜浸透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的数目较两项指标均比正常范围患者要高,同时其手术的可根治性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40.
5-Fu不同作用方式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Fu不同作用时间、不同作用浓度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建的肝癌细胞系HHC98加入培养皿中,分三大组,每大组人为四小组,一小组为生理盐水对照,其余三小组与5-Fu混合培养,浓度分别为0.01mg/ml,0.1mg/ml,1.0mg/ml.三大组的培养时间分别为1.5小时、15小时、30小时.结果0.1mg/ml培养30小时引起HHC98肝癌细胞系最大的凋亡比例为32.04±5.38%,1.0mg/ml培养30小时引起HHC98肝癌细胞系最大的死亡比例为24.15±3.33%.结论5-Fu为时间依赖性药物,适当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引起肝癌细胞很好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