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宽  王铁  薛英威  庞达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415-1417
目的:探讨小肠非上皮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5年1月~2005年1 月期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肠非上皮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结果:4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5年生存率为41.3% 。结论:小肠非上皮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发病率虽低,但在诊断、治疗中有一定规律可循。在明确食道、胃、结直肠无病变而有消化道症状时,不应忽视对小肠的检查。   相似文献   
22.
传统的近端胃切除术难以控制反流,术后反酸、烧灼感等消化液反流症状给病人带来持久的痛苦,饮食受限,发生营养不良甚至衰竭。我科开展了保留贲门的近端胃切除术和环状襻式单通道间置空肠近端胃切除术已6年余,截至2010年9月,已完成保留贲门的近端胃切除术40例,环状襻式单通道间置空肠近端胃切除术102例,基本上消除了传统近端胃切除术后的反流等问题,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全胃切除的概率,远端残胃得以保留,改善了营养状态。通过核素检测发现,术后6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临床疗效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分为3组,即A组(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B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3支)、C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6支),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应用6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后5年生存率要高于应用3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三组在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N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淋巴结阳性数.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留置力尔凡与5-氟脲嘧啶对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63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术中腹腔留置力尔凡与5-氟脲嘧啶者27例,未留置者36例,对比其1年及2年生存率.结果Ⅱ期患者留置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未留置者分别为87.5%、75%;Ⅲ期患者留置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0%、70%,未留置者分别为78.6%、57.1%;Ⅳ期患者留置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1.8%、54.5%,未留置者分别为78.6%、50%.虽然各期留置药物者与未留置药物者间1年及2年生存率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各期留置药物者1年及2年生存率均较未留置者有提高趋势,尤其Ⅲ期2年生存率更为明显.结论胃癌根治术中腹腔留置力尔凡与5-氟脲嘧啶是值得继续临床观察和完善的改善手术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9例远端胃癌患者,观察组32例,施行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57例,施行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气末CO2分压、术后镇痛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胃管拔出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胃癌治疗安全可行,可以避免呼气末CO2分压过高、缩短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是胃癌患者微创手术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89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明确诊断为胃癌,排除残胃癌及胃其他肿瘤;(2)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3)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急性冠心病、肝硬化、慢性肾衰等;(4)行胃癌根治术,排除姑息治疗或开腹探查病例;(5)术后病理资料完全,随访信息完整;(6)死亡原因与胃癌相关。取患者入院时采血结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对LSR、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最大直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取最佳截点。根据LSR截点分组,分析LS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不同LSR组别进行总体生存率的比较。并将相关临床因素和LSR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LSR的ROC曲线最佳截点为1.43,LSR<1.43组682例,LSR≥1.43例209例。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长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的ROC曲线最佳截点分别为130.2 g/L、18.0%、4.75 cm、68.1 U/L、16.55 U/L、5.58μmol/L和135.8 U/L。LSR<1.43组与LSR≥1.43组患者比较,年龄(χ^2=4.412,P=0.036)、肿瘤浸润深度(χ^2=64.306,P<0.001)、组织学类型(χ^2=8.026,P=0.005)、碱性磷酸酶(χ^2=8.217,P=0.004)、谷氨酰转肽酶(χ^2=33.207,P<0.001)、总胆红素(χ^2=14.012,P<0.001)和乳酸脱氢酶(χ^2=63.63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R<1.43组和LSR≥1.43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1.3%、25.0%和64.9%、24.4%、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肿瘤长径、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LS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1.605,95%CI:1.332~1.936,P<0.001)、肿瘤浸润深度(HR=1.299,95%CI:1.168~1.445,P<0.001)、淋巴结转移率(HR=2.400,95%CI:1.873~3.076,P<0.001)、淋巴结转移(HR=1.263,95%CI:1.106~1.478,P=0.007)、肿瘤长径(HR=1.375,95%CI:1.134~1.669,P=0.001)和LSR(HR=1.427,95%CI:1.190~1.711,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S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检测简单易行,是胃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因此,在术前综合治理阶段,应尽可能恢复和提高肝功能状态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1998—2007年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黑龙江省15家医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具有完整的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例资料者共计33540例.来自其中12家医院。胃癌占45.8%.直肠癌与结肠癌例数相近。右半结肠癌多于左半结肠癌为1.3:1.0.尤其80岁以上年龄组其比例为2.1:1.0。30岁以下结直肠癌例数仅占全部结直肠癌的1.3%。50~70岁者在进展期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分别占70.6%、73.4%和72.4%。早期胃癌中的高、中分化腺癌占49.7%;结直肠癌中的高一中分化腺癌占74.4%~85.1%。早期胃癌予以根治性手术切除者占69.1%:进展期胃癌占79.9%;左半结肠癌占91.9%;右半结肠癌占83.9%;直肠癌占88.3%。结论黑龙江省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是50~70岁:以胃癌最常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8.
应激状态下胃黏膜损伤与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黏膜损伤的确切原因和具体过程,为临床防治胃黏膜损伤、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水浸-束缚应激(WRS)大鼠的方法,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6只,A、B、c 3组用放射性核素99mTc灌胃测定大鼠胃液相排空率;D、E、F 3组采用手术清除胃内容物并幽门结扎测定胃酸分泌率;G、H、I 3组为手术不清除胃内容物并幽门结扎,评估胃黏膜损伤溃疡指数(UI);分析胃排空率、胃酸分泌和胃黏膜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wRs时间延长,大鼠胃排空速率明显下降,B组(WRS 2 h)和c组(WRS 4 h)的胃排空速率与A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胃酸分泌受到显著抑制,E组(WRS 2 h)和F组(WRS 4 h)的胃酸分泌率与D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损伤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清除胃内容物可以有效防治应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手术对本实验无明显影响.B、C组与A组的胃黏膜损伤U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D、E、F、G组大鼠未出现胃黏膜损伤,H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与F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D、E、F、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B组之间和I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RS可导致胃排空障碍、胃酸分泌减少和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29.
胃癌全胃切除术及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德  薛英威 《中国肿瘤》2005,14(4):253-255
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进步,全胃切除术尤其消化道重建倍受关注.作者从全胃切除的适应证、全胃切除术式的改进与发展、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改进及创新等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讨论了消化道重建过程中空肠贮袋代胃的必要性和是否经过十二指肠径路,并且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30.
126例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复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01年始,术中腹腔留置力尔凡和5-氟脲嘧啶.我们就本方法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