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B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50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各2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与25例健康献血人员作比较.并分析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与病情活动、其他实验指标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表达Blys的百分率上调(P<0.001),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Blys的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和P<0.05);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比较,活动期患者Blys的表达更高(P<0.05).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02,P<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M呈正相关(r=0.695,P<0.001和r=0.356,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42,P<0.001和r=-0.31,P<0.05).dsDNA抗体( )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较dsDNA抗体(-)组高(P<0.05).Clq抗体( )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lys的表达也较C1q抗体(-)组高(P<0.05).结论 Blys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率升高.Bly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活动,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9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系统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Thl7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RA患者33例(其中合并骨侵蚀19例)、稳定期RA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l7细胞,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和骨侵蚀的关系。结果60例RA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表达率为(1.60±0.51)%,健康对照组为(0.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P〈0.01)。其中,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rr}117细胞的表达率为(1.94±0.38)%,显著高于稳定期RA患者[(1.19±0.27)%]和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8.85和14.60,P均〈0.01),而稳定期RA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的表达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t=5.88,P〈0.01)。在活动期RA患者中,19例存在骨侵蚀的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的表达率显著高于14例无骨侵蚀的患者[(2.09±0.39)%与(1.74±0.29)%,t=2.83,P〈0.01]。RA患者外周血n17细胞的表达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有高水平的Thl7细胞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性和骨破坏相关。,rhl7细胞可能在RA发病及病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Th17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活动期RA患者33例(其中合并骨侵蚀19例)、稳定期RA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细胞,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和骨侵蚀的关系.结果 60例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率为(1.60±0.51)%,健康对照组为(0.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P<0.01).其中,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率为(1.94±0.38)%,显著高于稳定期RA患者[(1.19±0.27)%]和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8.85和14.60,P均<0.01),而稳定期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5.88,P<0.01).在活动期RA患者中,19例存在骨侵蚀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率显著高于14例无骨侵蚀的患者[(2.09±0.39)%与(1.74±0.29)%,t=2.83,P<0.01].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 RA患者外周血有高水平的Th17细胞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性和骨破坏相关.Th17细胞可能在RA发病及病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患者 ,男 ,5 4岁。因乏力 1年余 ,腹胀、牙龈出血 5 0d于2 0 0 1年 11月 6日入院。入院前 40d首诊于外院 ,当时脾大平脐 ,血常规 :WBC 12 5× 10 9 L ,Hb 96g L ,BPC 12 0 0× 10 9 L ,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加速期 ,1周后始服羟基脲 ,2~ 3g d ,共 2周 ,复查血常规 :WBC 6 .9×10 9 L ,Hb 77g L ,BPC 493× 10 9 L ,脾回缩至肋缘下 3cm ,因胃肠道反应停服羟基脲 ,入院前 5dWBC 5 0× 10 9 L ,予阿糖胞苷 (Ara C) 10 0mg d共 5d后转入我院。病程中伴口渴、盗汗 ,无发热…  相似文献   
9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不留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探讨免T管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 175例试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结果。结果 175例中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 16 9例 ,因结石嵌顿探查 (取石 )失败 6例 ,其中 2例中转开腹 ,另 4例行术中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并取石 ,1例EST失败后中转开腹。 16 9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 10 4例不放置T管 ,平均住院时间 2 7d ,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 6 8例 ,平均手术时间 135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d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 36例 ,平均手术时间 14 0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2d。 16 9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中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 6 5例 ,平均手术时间 15 0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d ,T管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 38d ,1例于术后拔T管后出现腹痛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残留结石 1例 ,术后经EST取净结石。术后无死亡病例 ,术后未发生出血或胆漏 ,4例术后 (无症状 )出现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 ,随访时间 1~ 10 3个月 ,平均 13个月 ,无胆管狭窄。结论在有选择的病例中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可以不放置T管引流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避免放置T管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RA组63例,非RA组6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相关实验指标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CCP抗体、APF、AFA、抗RA33抗体、RF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7.3%、55.6%、38.1%、27.0%、69.8%;特异度为91.0%、92.5%、94.0%、91.0%、79.1%;联合检测五个指标,出现其中一种抗体阳性者63例(100%),两种阳性者54例(85.7%),三种阳性者34例(54.0%),四种阳性者18例(28.6%),五种检测均阳性者6例(9.5%)。在非RA中,无四种以上抗体检测阳性者。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RF滴度,骨侵蚀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多种血清学指标,有助于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CCP抗体与RA的骨侵蚀和病情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一期法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31例、肠癌21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16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0.001);复发转移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未复发肿瘤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0.001);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4组各组间血浆凝血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蔡小燕  许艳丽  林小军  关明媚  毛平 《广东医学》2003,24(11):1195-1196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上bcl-2抗原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 ,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对 60例活动期SLE、3 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及 3 0例正常人外周血CD3 +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bcl-2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 +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bcl-2抗原的表达较RA组和正常人降低 (P <0 0 0 1) ,bcl-2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负相关 (r =-0 73 2 ,P <0 0 0 1) ;SLE患者中有 3 6例抗dsDNA抗体阳性 ,抗dsDNA抗体 ( +)患者组T淋巴细胞上bcl -2抗原的表达较抗dsDNA抗体 ( -)组更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bcl -2抗原表达降低 ,导致淋巴细胞凋亡异常 ,刺激机体产生抗dsDNA等多种自身抗体 ,是SLE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