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时造成的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法 2001-2006年,笔者对6例因反复TACE引起的胆道损伤的肝脏转移性肿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病人接受了数次TACE治疗后的2周至2个月内均出现了严重的胆道损伤,影像表现主要为局限或多发的肝管扩张、胆汁瘤形成、损伤区肝实质萎缩.结论 TACE治疗少动脉血供的转移性肝脏肿瘤时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伤,对此类肿瘤的介入治疗要慎重.  相似文献   
32.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我院诊治的AI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符合美国Mayo Clinic医院诊断标准的AIP患者共2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或进行性黄疸16例(70%),轻度腹痛或上腹不适9例(39%),体重减轻10例(43%),3例无症状。影像学特点包括:胰腺肿大,尤以胰头明显(16例),主胰管狭窄(9/15)及胰腺段胆总管狭窄合并近端胆管扩张。病理可见胰腺组织内广泛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实质纤维化。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临床误诊为胰胆恶性肿瘤22例,入院误诊率为96%。21例实施手术,2例口服泼尼松治疗。平均随访45个月未发生胰腺癌。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因临床特点和胰腺癌极其相似而常采取手术治疗;鉴别诊断时若未能意识到AIP的可能性,常导致AIP的误诊。  相似文献   
33.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愈率仍然值得探索[1-2].  相似文献   
34.
术后腹部脓肿经窦道的介入引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治疗术后腹部脓肿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通过原引流管或窦道造影了解脓腔位置,采用介入技术置放10.2F~16F单腔或双腔引流管。结果15例患者共18个脓腔置管引流的成功率100%,引流7~65天后脓肿均得到治愈。结论该方法具有引流确切、创伤小、安全、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引流管移位或者脱落形成窦道、引流不畅的各类术后腹腔脓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技术对大范围肝切除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1250例行大范围肝切除(≥3个肝段)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收治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459例,198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与精准手术组(791例,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状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危险因素.采用门诊、信件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传统手术组规则性肝切除术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所占比例分别为62.31% (286/459)和37.69%(173/459),精准手术组分别为85.59(677/791)和14.41%(114/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8,88.98,P<0.05).传统手术组右半肝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扩大左半肝切除术所占比例分别为18.52%(85/459)、29.85%(137/459)和3.05 (14/459),低于精准手术组的28.45%(225/791)、37.67%(298/791)和6.32%(50/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5,7.84,6.40,P<0.05).传统手术组采用Pringle法入肝血流阻断和选择性血流阻断的比例分别为66.01%(303/459)和12.42% (57/459),精准手术组分别为27.18% (215/791)和31.73%(251/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49,58.35,P<0.05).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中位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91±124)min、750 ml、62.75%(288/459)、(18 ±14)d、26.36%(121/459)和3.49%(16/459),精准手术组分别为(337±142)min、550 ml、35.40%(280/791)、(14±9)d、20.73%(164/791)和1.52%(12/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Z=-2.01,x2=87.62,t=5.90,x2=5.23,5.14,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肝硬化、入肝血流阻断、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输血、血管重建、术前TBil> 17.1 μmol/L、术前Alb< 35 g/L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x2=5.16,6.64,6.33,4.82,32.01,44.91,4.75,8.42,9.36,P<0.05);肝硬化、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输血及术前PLT< 100×109/L与病死率相关(x2=4.21,22.31,12.68,32,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 800 ml、术中输血、人肝血流阻断及术前Alb< 35 g/L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42,2.515,1.637,1.796,P<0.05);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输血及术前PLT< 100×109/L是影响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5,1.682,3.742,P<0.05).传统手术组345例与精准手术组65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 ~ 96个月.传统手术组中肝细胞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1.6%、42.0%,精准手术组中肝细胞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3.8%,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传统手术组中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31.4%、26.7%,精准手术组中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3%、48.1%,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结论 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大范围肝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持久美蓝染色在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CT或MRI增强扫描检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立体评估肝脏肿瘤的门静脉供血及其与毗邻脉管的空间解剖关系.随后采用持久美蓝染色技术行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结果 三维重建所确定的肿瘤所在门静脉区域及其与相应肝蒂解剖关系的准确性为12/12,美蓝染色后的目标肝段与三维重建肝段的形状相符.本组行扩大半肝切除术2例,肝叶切除术3例,肝段(亚段)切除术5例,联合肝段切除术2例.12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5.6 cm(2.5~16.0 cm),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 2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6±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2例患者出现肿瘤肝内复发,其中1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采用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精确评估肝脏肿瘤与毗邻脉管的解剖关系,联合持久肝脏染色的方法可显著提高解剖性肝切除术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总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间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循环波动较大,需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气腹后PETCO2明显升高.术后11例患者在手术室内顺利拔管,7例患者带管回外科重症监护室.结论 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术前多合并有不同程度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害,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正确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通气策略、积极容量复苏是保证此类患者围术期安全和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致腹部闭合损伤,双下肢、右上肢、肋骨多发骨折12 d,于2011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在2011年8月18日晚8时许驾车发生车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脾挫裂伤、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次日凌晨3时在当地医院行"肝脏修补术、脾切除术"治疗.术前曾一度因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具体不详).该患者术后仍高热、呼吸急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我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中,男女比例4.4∶1,年龄平均(57.4±12.0)岁.首发症状为黄疸25例(58.1%),腹部不适16例(37.2%),纳差2例(4.7%),就诊时体质量明显减轻22例(51.2%).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5的有38例(88.4%),血清淀粉酶增高5例(11.6%),CA19-9>100 U/ml 7例(16.3%),γ-球蛋白阳性率93.3%(14/15),IgG4阳性90.7%(39/43).CT/MRI提示胰腺弥漫性肿大28例(65.1%),局限性肿大15例(34.9%).PET/CT正确诊断率为58.3%(7/12).行手术治疗5例(11.6%),激素治疗缓解率100%(43/43),6例过早停药复发.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率,必要时可行针刺细胞学检查或激素诊断性治疗,标准的激素治疗仍然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首选.  相似文献   
40.
蔡守旺  谢于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14-815
摘 要: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胰腺肿瘤侵犯血管的情况。为此,我们就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常见的问题:联合血管切除的必要性、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指征以及重建的技术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