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79篇
  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奎宁(quinine,QUIN)、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对癫痫大鼠海马涟波(ripple)振荡能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戊酸(valproate sodium,VPA)组、QUIN组和CBX组(n=6)。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模型,VPA组、QUIN组和CBX组在注射PILO前3 d,分别给予VPA(抗癫痫一线药物)200 mg/kg灌胃、QUIN 50 mg/kg腹腔注射、CBX 50 mg/kg腹腔注射。脑电图分析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及推注水合氯醛(止痫)前后海马ripple振荡能量改变。 结果 造模前,正常大鼠海马CA1、CA3、齿状回区均可见ripple振荡表达。与建模前1 d比较,注射PILO后10 min,各组ripple平均能量表达逐渐增强,模型组、VPA组和CBX组在止痫前达到最高峰,QUIN组在PILO注射后60 min达到最高峰(P<0.05)。止痫后,3个干预组ripple平均能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在止痫后1 h ripple平均能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各组均持续正常水平至SE后3 d。ripple最大能量的变化趋势与平均能量类似。 结论 ripple振荡能量改变可以作为癫痫发作早期预警的定量指标;发作间期ripple振荡能量对癫痫的发作并无提示作用;缝隙连接阻断剂可下调癫痫发作期ripple振荡能量。  相似文献   
122.
123.
行为疗法在语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提高语音障碍的治疗效果。应用行为疗法治疗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型(VPI)患者,方法 20例VPI患者,其中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5例,咽成形术术后10例,腭成形术术后5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4.0-38.4岁,平均年龄17.8。采用行为疗法进行语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定量检测汉语语音清晰度和吹气实验。结果 治疗效果满意,治疗后的汉语语音清晰度和吹气实验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行为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音治疗方法,但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客观评价咽成形术失败后语音障碍患者可以弥补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例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患者,再次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进行详细观察和随访,并在术后4周开始吹气训练、行为疗法、语音治疗;对每例患者术前、语音治疗前后行汉语语音清晰度、吹气和冷镜检查,同时用CSL比较其音声特征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术后供区和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聘咽闭合功能(VPC)明显改善,经语音治疗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能补救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的部分病例,除应该严格掌握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外,术者熟练的操作技能也非常重要,同时术后语音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PICC围置管期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6年12月~2007年12月进行PICC插管的112例患者进行全程、规范的围置管期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为99.0%,最长留置275天,最短5天。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堵塞9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所有病例导管全部完整,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或避免了相关并发症,极大地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护理达到提高多功能脏器衰竭病人的生存率。方法19例病人采用CVVH(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D(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DF(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结果19例病人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均延长生命。其中,好转13例,占68.5%,死亡6例,占31.5%。结论做到细致、认真的观察和护理;缓慢、均匀的超滤;及时、及早的治疗是降低多功能脏器死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究微视频流程讲解联合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沟通模式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讲解联合CICARE沟通模式, 干预组采用微视频流程讲解联合CICARE沟通模式, 观察两组患者各时期疾病认知度、护患关系信任度及周期治疗结局。结果对照组有1例因失访予以剔除, 干预组有1例因问卷填写有误予以剔除, 最终共120例患者完成本研究, 各60例。准备期, 干预组就诊准备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期, 干预组促排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术后, 干预组取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 干预组移植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等待时, 干预组移植术后等待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相似文献   
12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年轻患者非创伤性致残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2003 年芬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如未进行有效干预,18~64岁MS患者中完全失去工作能力者可达45%[1] 。2012年全球MS患者已超过210万,2%~10%的MS患者起病于18周岁以前[2-3] 。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时期起病的MS患者更早出现复发,且复发频率更重,比成人患者平均提前约10年出现躯体残疾。此外,MS患儿可早期出现认知障碍,据报道大约35%的MS患儿诊断时即存在认知功能受损,起病5年内有50%以上的患儿可发生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全面认知能力下降[4]。故儿童MS对患儿生活质量与社会医保体系造成巨大影响,如何对MS患儿进行早期及有效干预值得小儿神经病学领域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KCNT 1基因变异所致早发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KCNT 1基因变异相关早发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2岁7个月,自新生儿期起频繁癫痫发作,以局灶阵挛性发作为主要表现,伴发育落后。脑电图示痫样放电。头颅影像学及遗传代谢筛查无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存在KCNT1基因变异c.1041G>C(p.Glu347Asp)(NM_020822.2)。予奎尼丁口服治疗后癫痫发作有所缓解。结论KCNT 1基因变异相关早发癫痫性脑病可在新生儿期起病,伴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奎尼丁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评估康柏西普采用连续3次每月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3+PRN)和连续5次每月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5+PRN)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12/2020-06期间于我院就诊的DME患者51例92眼纳入研究,据治疗方案分为3+PRN组(26例48眼)和5+PRN组(25例44眼)。治疗后至少随访12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情况,玻璃体腔注药次数及眼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12mo, 3+PRN组、5+PRN组患者平均注药次数无差异(7.24±0.91次vs 7.56±1.04次,P=0.117)。治疗后3、6、9、12mo,两组患者BCVA和CMT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6、9、12mo, 5+PRN组患者BCVA和CMT均优于3+PRN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眼部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为27%,所有不良事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康柏西普3+PRN和5+PRN治疗方案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