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61例幼年型肠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型肠息肉在儿科并不少见 ,但其临床表现往往无特征性 ,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是我们对 1998年 6月以来 ,我院收治的 6 1例幼年型肠息肉的总结和分析。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6 1例患儿男 38例 ,女 2 3例 ;年龄在 6个月~ 8岁之间 ,其中 6个月~ 3岁 12例 ,4~ 8岁 4 9例。病程在 1个月以内的 12例 ,1~ 6个月 34例 ,6个月以上15例。2 临床表现  6 1例均有大便改变 ,其中有 10例为大便次数增加并带粘液 ,12例水样便 ,2 0例为血便或便中带血 ,16例为粘液血便 ,另有 3例大便呈果酱样。伴发热者 6例 ,伴呕吐 3例 ,里急后重 7例 ,腹痛 2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12月105例上尿路结石在B超引导下18G肾穿刺针穿刺,建立F14~F16皮肾微通道,置入Wolf8.0/9.8输尿管镜,65W钬激光将结石粉碎,放置F5双J管作内引流,F14硅胶肾造瘘管外引流。结果91例(86.6%)单通道一期碎石成功;9例单通道二期碎石成功(8.5%),其中2例二期术后仍小结石残留行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净;5例穿刺失败:2例1~3次ESWL辅以中药排石治疗后结石排净,3例中转开放切开取石手术,穿刺失败率4.7%(5/105)。手术时间70—150min,(80.5±10.2)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0ml,无大出血。105例随访10~32个月,(10.6±3.5)月,4例结石复发,因结石偏小行中医排石汤排石后治愈。结论B超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32例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1个月及3个月对32例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复查。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创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预防免疫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预防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P-FT)的价值。方法筛选孕妇丈夫血清HBV DNA(+)、孕妇无HBV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61例,孕前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后再妊娠。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B组6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新生儿分为A1、B1、B2组,A1、B1组新生儿注射HBVac 10μg和HBIG 100U,B2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 10μg。结果A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9.84%(6/61),而B组感染率为26.67%(16/60);A1、B2组婴儿6个月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52%(54/61)和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前注射乙肝HBVac,获得免疫后,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V阳性率;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6个月龄抗-HBs阳性率。  相似文献   
55.
何丹丹  夏海建  蒋俊  徐希明 《中草药》2017,48(22):4707-4712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T)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靶点结合能力,并阐明其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并预测RANKL与IT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评价IT对模型大鼠体质量、骨吸收血清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密度(BMD)以及骨组织形态的调节作用。结果 IT可与靶蛋白RANKL发生稳定对接,IT组大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IT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TRACP-5b水平(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股骨表面积与体积比值(BS/BV)、骨小梁分离度(Tb.Sp)值(P0.01),显著增加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 N)、骨小梁数目(Tb.N)值(P0.01)。结论 IT能通过与RANKL蛋白靶点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并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592C/A进行多态性分析,探讨AMI患者IL-10基因-592C/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及其与AMI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试剂盒提取170例AMI患者(AMI组)及153例排除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DNA片段后,用试剂盒回收PCR产物,测序鉴定IL-10基因启动子-592C/A多态性,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IL-10基因启动子-592C/A在AMI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CC、AC和AA 3种基因型;两组患者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及A、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多个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0基因启动子-592C/A 3种基因型与AMI的发病不相关。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592C/A多态性可能与AMI的发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9例女性患者,在彩超实时引导下,应用Encor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413个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结果 1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疼痛可忍,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术中无1例皮肤误切.术后均无感染发生、乳房变形和明显瘢痕形成,患者满意,术后3月复查彩超,无1例肿物残留.在≤3个肿块的10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5.61%(6/107)、11.21%(12/107)和22.43%(21/107);在>3个肿块的82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8.54%(7/82)、19.51%(16/82)和32.92%(27/8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肿、皮下淤斑随访3月均自行吸收消失.结论 彩超引导下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Encor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切除完整、瘢痕小、乳房无变形等优点,是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8.
炼苗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慧勇  蒋俊  李旻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1):2941-2944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无菌苗炼苗移栽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阐明光照影响白及炼苗成活的可能机制,为白及资源保护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光照强度(3 000,6 000,12 000 lx)进行炼苗移栽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对内源激素IAA,ABA,GA3含量的影响.结果:移栽炼苗期内源IAA含量明显下降,以中光照强度处理下降最多;内源ABA在短期内迅速升高,以中光照强度处理升高最快,第10天时为320.8 ng·g-1比无菌苗高380.2%;内源GA3含量明显下降,以高光照强度处理升高最快,第10天时为473.6ng·g-1,比无菌苗低52.2%.结论:中等光照强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尤其是显著提高AB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9.
蒋俊  韩顺良  刘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95-3396
目的:探讨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CT显示71例中3柱骨折40例,2柱骨折31例.椎管狭窄指数0者10例,1者33例,2者25例,3者3例.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检查中,CT扫描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形态,骨片数目和走向,椎板骨折,明确骨折碎片及椎管狭窄程度,骨性椎管的形态,脊髓受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选择确有疗效的中医方药为样本,进行可塑性脐贴膏制备的共性技术研究,并做相关评价。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可塑性脐贴膏空白基质辅料进行筛选,筛选出的空白基质按30%载药量制备脐贴膏,并采用溶出仪法对贴剂的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通过家兔敷贴对脐贴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正交试验筛选出空白基质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VP-K30用量为0.5g,海藻酸钠0.8g,氧化锌4g,甘油6.3g,水10mL,按30%载药量可制备可塑性的脐贴膏;脐贴膏具有较好的释放度,并且无急性毒性,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结论:若工艺参数得当、辅料合理,中医方药可制备成可塑性的脐贴膏,且适用于完整皮肤给药,并能很快将药物释放到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