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术前超声检查预测贲门癌切除可行性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6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预测手术可行性,然后与手术对比研究。发现B超对手术的预测较其它检查方法更为准确,且无痛苦,并可进行动态观察。认为B超对其它检查方法难以解决的腔外块影、腔外生长大小,以及胃壁的浸润大小则更为特长。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我院自1988年以来,在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胃食管吻合术或空肠代胃的空肠-食管、空肠-空肠及空肠-胃吻合术时,均采用单层宽边吻合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359例中,年龄35~71岁;食管癌217例,贲门癌142例;胃食管吻合347例。对全胃切除、空肠代胃及空肠间置患者施行食管-空肠单层宽边吻合12例,空肠-空肠单层宽边吻合12例,空肠-胃单层宽边吻合1例。其中胸内吻合154例,颈部吻合205例,腹内吻合12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1.9%),胸内吻合口瘘1例(0.6%),腹内吻合口无瘘发生。术后3~30个月复查未见吻合口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病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肺功能严重受损,呼吸负荷及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该部分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创伤应激及激素、抗排斥药物的应用,又常使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严重营养不良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病人20例,ASA Ⅰ或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 μg/kg、异丙酚2.0~2.5 mg/kg和阿曲库铵0.6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kg-1·h-1、异丙酚2~4 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3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舒芬太尼输注速率减至0.1 μg·kg-1·h-1,异丙酚减至1~2 mg·kg-1·h-1.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30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HR,并于上述时点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和血糖浓度,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与基础值比较,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和血糖浓度升高(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4.5±1.9、6.4±2.7、(12.6±1.5)min.结论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病人舒芬太尼0.1~0.3 μg·kg-1·h-1复合异丙酚1~4mg·kg-1·h-1麻醉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臧琦  蒋仲敏  王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261-1263
目的:探讨术中胸腔积液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对肺癌患者术后胸膜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中采集35例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进行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272.56±144.81)μg/L和(3.72±1.94)μg/L(t=-2.335,P=0.023);(252.20±171.91)μg/L和(45.46±34.74)μg/L(t=-5.296,P=0.000);(107.30±88.53)μg/L和(43.66±29.88)μg/L(t=-3.10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大于8μg/L、102μg/L、92μg/L为阳性值,以其中2项或3项阳性为诊断依据,对胸膜微转移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74.3%)和特异度(100%);术后随访2~3年,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其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各3例。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中位时间为11.4个月。结论:此方法对肺癌术后胸膜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2岁,以进食阻挡感4个月收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管腔扩张不良,粘膜破坏,可见小龛影,病变长约7cm。活检报告为恶性淋巴瘤。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手术,见肿瘤自食管裂孔向上达奇静脉上,长约20cm,直径5cm,外侵阴显,但肿瘤尚可切除。探查贲门左右各有一约2cm×1cm×  相似文献   
19.
例1 女,6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个月。查体: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X线钡餐透视见食管中段有长约7cm的充盈缺损。X线胸片示心脏大血管向右侧完全转位。心电图示右位心。B超见肝脏位于腹腔左侧,脾脏在右侧。诊断:(1)食管中段癌;(2)全内脏反位。1991年7月在全麻下手术,经左侧第4肋间入胸,发现左肺为3叶,心脏及大血管位于胸腔右侧。食管中段肿瘤约7cm×6cm×5cm大小。上腹正中切口入腹游离胃,见腹腔脏器完全反位,肝脏及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左侧、脾脏及胃大弯位于腹腔右侧。行食管…  相似文献   
20.
AFP增高的原发性肺癌一例臧琦王连生孟凡利蒋仲敏宋晓明患者男,70岁。查体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一7cm×7cm大小的块影,边缘有毛刺,呈分叶,右肺门阴影增大。诊断为右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于1995年9月25日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