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前甲亢的治疗方法有3种: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131I内照射治疗及手术治疗。对初发及年轻甲亢患者应首选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仅限于甲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升白细胞药物干预前、后及131I治疗后的血象变化。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20例健康人、48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升白细胞药物干预前、后及治疗后7 d及3个月时的血象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升白细胞药物干预前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升白细胞药物干预后白细胞升高(P〈0.05),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P〈0.01);131I治疗后7 d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粒细胞仍在较高水平(P〈0.05或P〈0.01),淋巴细胞降低(P〈0.05);131I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虽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已明显高于药物干预前水平(P〈0.05)。结论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升白细胞药物干预后,可行131I治疗,辐射对患者血象影响较轻微,随时间推移,血象指标可恢复甚至超过药物干预前水平。 相似文献
23.
放射性131碘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0例健康人、80例分化型甲癌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各组131I治疗后7天自细胞均升高(P〈0.05),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降低(P〈0.05),单核细胞略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辐射对患者白细胞有一定影响,治疗后7天白细胞升高,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略降低;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4.
病例 男,38岁,多食消瘦、乏力多汗、心慌手抖5个月,患者怀疑甲亢,遂来我科求诊并欲行131I治疗.查体:甲状腺Ⅱ度肿大,质中,眼征(-),心率102 次/min.检查: (1)甲状腺功能5项:TSH 0.01 mIU/L,FT3 7.65 pmol/L, FT4 38.26 pmol/L,T3 3.28 nmol/L,T4 196.04 nmol/L;(2)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左叶6.2 cm×2.5 cm×1.9 cm,右叶7.0 cm×2.8 cm×2.3 cm,狭部厚0.5 cm;(3)甲状腺摄碘率测定:3 h 53.62%;24 h 77.55%;摄碘率升高;(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5)血常规: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61%,红细胞4.9×1012/L,血红蛋白148 g/L,余检测项目(-).结合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患者甲亢诊断明确且适合131I治疗. 相似文献
25.
89氯化锶放疗辐射对肿瘤骨转移患者血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89氯化锶(89SrCl2)对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辐射对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20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未接受89SrCl2治疗,对照组)、38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89SrCl2治疗前、治疗后1d、7d及1个月血象(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89SrCl2治疗后1d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降低(P〈0.05);治疗后7d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各项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时,辐射对患者血象影响轻微且为一过性,随时间推移,血象各项指标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制剂153Sm-EDTMP(153钐-乙二铵四甲基磷酸)对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辐射对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93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153Sm-EDTMP治疗前、治疗后1天、7天及1个月血象(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系列)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 结果: 153Sm-EDTMP治疗后1天白细胞、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降低(P<0.05);治疗后7天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测定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红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 利用153Sm-EDTMP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时,辐射对患者血象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轻微且为一过性,随时间推移,血象各项指标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