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SV-TK自杀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涎腺多形性腺瘤体外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包装重组脂质体介导的含有HSV-TK全长的cDNA真核表达质粒PDC312-HSVTK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通过RT-PCR检测TK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采用倒置显微镜、组织学染色等观察HSV-TK/GCV系统作用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HSV-TK基因转染24小时后,肿瘤细胞开始出现空泡性变;转染48小时后,RT-PCR从转染的细胞中成功扩增出1150bp的特异性TK基因片段。转染36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CV治疗,细胞出现核固缩,胞浆裂解,随之细胞死亡、脱壁的现象。细胞存活率随HSV-TK/GCV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当加入10^-4mol/LGCV治疗7天时,HSV-TK/GCV系统的杀伤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10.3%。当TK阳性的细胞占细胞总数50%时,其旁观者效应最明显,细胞存活率为31.7%。结论HSV-TK/GCV系统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52.
异种烧结骨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应用异种烧结骨修复颌骨缺损25例,采用手术前后X线及免疫学、r骨显像等观察,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研究.经6~12个月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创口愈合正常,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术后3周左右植骨成活,2~3个月有新骨形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结骨有明显加快骨缺损部位成骨作用,新生骨出现早,成骨速度快.证实烧结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骨传导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3.
p53基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及增殖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RT-PCR检测p53基因表达;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荧光素酶分析法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肩动子的转录;流式细胞术、软琼脂集落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细胞生物特性的变化。结果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使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表达增强,其端粒酶活性降低、hTERT启动子转录抑制;转染细胞出现G1期阻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减少,裸鼠成瘤能力降低。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可以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抗幽门螺杆菌的中药,研制抗口腔幽门螺杆菌的中药漱口液,以减少幽门螺杆菌在口腔的聚积,预防及辅助治疗胃肠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方法筛选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根据中药特性组成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厚朴和黄连、黄柏构成的两个中药漱口液配方。运用纸片扩散法、打孔法及琼脂稀释法测定两个中药漱口液配方及其组成的各个单味药的抑菌作用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琼脂稀释法的抑菌试验中由黄连、黄柏组成的二号方漱口液抑菌浓度最小,抑菌作用最强;由黄连、黄柏组成的二号方漱口液在纸片扩散法和打孔法的抑菌试验中抑菌效果最好(P<0.05)。结论黄连和黄柏组成的复方抑菌作用最强,抗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漱口液初步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在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统计EGFR、p53在颌下腺组织内表达的细胞阳性率。结果 随着糖尿病的发展,颌下腺组织出现腺叶萎缩及实质细胞排列不整齐,堆集呈簇。纤维及血管增多;EGFR、p53在对 照组及糖尿病组颌下腺中均有表达。其细胞阳性率随月龄增大均呈增高趋势。且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①db/db糖尿病可导致颌下腺组织萎缩及实质细胞形态学改变。②EGFR、p53表达增多。说明糖尿病时EGFR作为多效应受体,可能被激活从而诱导了颌下腺的细胞凋亡;p53表达的上升。提示随着糖尿病发展,颌下腺实质细胞有凋亡趋势。  相似文献   
56.
全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的临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998-12~2005-12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资料完整的96例全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6例中有男性55例,女性41例,年龄17~59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伤为主;创伤严重度较重,大部分合并全身并发伤;在所有病例中,有7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 下颌骨切口,必要时附加其它小切口;18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即皮肤小切口、睑缘下切口或口腔前庭切口 下颌骨切口;应用坚固内同定有72例,占75%,单纯钢丝骨间栓结24例,占25%.结论:开放复位和坚固内同定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7.
超声龈下刮治对根面影响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功率超声龈下刮治对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的患牙12颗,随机分成小功率超声刮治组、大功率超声刮治组、手工刮治组及病变对照组四个组,每组3颗。记录刮治时间,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标本的菌斑、牙石残留及损伤情况。结果 大功率超声刮治效率最高、最省时,小功率次之,手工刮治最慢;大功率超声刮治对根面损伤最大,小功率超声刮治损伤轻微,手工刮治损伤最小。结论 超声龈下刮治能有效地去除根面的菌斑、牙石,且省时、省力,但功率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ed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TNF-α)和全反式与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采用rhTNF-α或ATRA诱导72h后,光镜观察发现癌细胞核缩小,染色质呈新月状;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出现死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用药24h后凋亡峰开始形成,72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rhTNF-α与ATRA可诱导体外SACC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牙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GEF)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CD3 4单克隆抗体和VEGF多克隆抗体 ,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42例牙龈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牙龈癌组织MVD与正常牙龈组织MV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有淋巴结转移的牙龈癌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牙龈癌MVD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牙龈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71.43 % ,正常牙龈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2 5.0 0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为 83 .3 3 %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 (66.67% )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VEGF阳性牙龈癌MVD高于VEGF阴性牙龈癌MVD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2 )。结论 :肿瘤的血管生成在牙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MVD与牙龈癌淋巴结转移及VEGF表达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金属烤瓷冠的破坏试验,研究烧结次数对金属烤瓷冠强度的影响.方法:用Instron万能材料测试机对不同烧结次数金属烤瓷冠试件进行破坏试验,测试其折裂时的力值,并对破坏试验力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烧结次数金属烤瓷冠的破坏试验力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烧结4次和6次组的破坏试验力值均分别大于烧结8、10、12次组(P<0.01),但烧结4、6次组间及烧结8、10、12次组间的破坏试验力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过一定的烧结次数时,烧结次数的增加对金属烤瓷冠的强度有影响.烧结4~6次时金属烤瓷冠的强度最大,随烧结次数的增加,当烧结超过8次时,金属烤瓷冠的强度降低.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金属烤瓷冠的烧结次数,最好控制在8次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