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1.
PTEN基因联合奥沙利铂对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OHP),分别进行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生长,观察分析该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探索人类胆管癌的生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将携带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P-PTEN和不含该基因的空载体.转胆管癌QBC939细胞,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克隆、扩增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MTT细胞活性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转染前后PTEN阳性表达率;透射电镜扫描观察转染前后及联合奥沙利铂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体外细胞侵袭力抑制试验;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病理学及电镜扫描的观测.结果PTEN基因转染后QBC939细胞稳定表达,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肿瘤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周期G1~S期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透射电镜细胞较成熟、分化好;细胞侵袭力明显抑制(P<0.05);裸鼠体内肿瘤未转染组生长早,加入奥沙利铂后生长受抑制(P<0.05),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1.脂质体成功将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并稳定表达.2.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MTT实验活性细胞数有所下降.3.转PTEN基因后的胆管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示线粒体增多,细胞较成熟、分化好;流式细胞议分析,细胞周期G1期被抑制,细胞凋亡多,侵袭力受到抑制;4.接种转PTEN基因裸鼠的体内成瘤显著抑制;6.转基因的生物治疗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原β(FGB)启动子区单倍型对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IDVT)的影响.方法 IDVT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20例.采用启动子区完整测序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双重检测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启动子区-1 420G/A、-993 C/T、-854G/A、-455 G/A、-249C/T和-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基因型,对上述SNP连锁不平衡分析并构建单倍型模型.结果-993 C/T与-455 G/A、-993 C/T与-148C/T、-455 G/A与-148C/T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关系(r2分别为0.699、0.509和0.556);构建出8种单倍型模型:单倍型H3、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R)分别为32.085和1.896,P<0.05];单倍型H1、H4、H5和H7在对照组中的频率高于病例组(OR值分别为0.025、0.119、0.644和0.383,P <0.05);其余单倍型(H2和H8)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倍型H3、H6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单倍型H1、H4、H5和H7可能是DVT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于创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局部应用难以持久地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表达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学体外观察,于2009-03/08在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 材料:日本大耳白兔1只,购于昆明医学院动物科。pCDNA3.1质粒为美国Invitrogen产品。 方法:抽取兔髂前上棘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至培养瓶底80%时消化传代。参考GeneBank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电泳纯化后xholⅠ、BamHⅠ双酶切回收凝胶,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DNA Vector质粒进行酶切、电泳和凝胶回收,连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NA与PcDNA Vector质粒,构建pCD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体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筛选稳定转染株。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所培养细胞表面抗原呈CD90,CD44阳性,CD45呈阴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源性细胞表面抗原CD34呈阴性,而相对特异性标记物CD44呈阳性。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细胞裂解液中,在Mr 23 000处有一条明显阳性杂交带;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蛋白未见阳性条带。 结论:实验成功地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该目的基因可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4.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 is an autosomal-dominantly inherited diseas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germline mutations in mismatch repair(MMR) genes an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ubtype of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is accounting for 5%~15% of colorectal cancer. It' s focus research of colon cancer and hereditary tumor currentl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netic etiopathogenisis and the prominent clinical pathology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5.
2001-12/2002-09我院使用美国科以人公司Versa脉冲100W钬激光机,辅以F8-9.8输尿管镜、Stoze膀胱镜,对43例输尿管结石、8例膀胱结石实施碎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输尿管结石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董坚  李亚群 《云南医药》2004,25(2):153-157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 -TK)基因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进入临床研究的较有前途的目的基因之一。尤其是它独有的“旁观者杀伤”效应———仅需少量细胞表达目的基因而导致非表达细胞死亡的功效,使其在所有的肿瘤类型都表现抗肿瘤效果。对其的临床和基础的深入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一、HSV -TK基因治疗机制及实验研究HSV -TK基因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中提取的药物敏感基因,该基因编码区有112 8个核甘酸,编码376个氨基酸。TK基因编码胸苷激酶,该酶可将核苷类似物(NA)无毒性抗病毒药物丙氧鸟苷(GCV)磷酸化为一磷酸化形式GCV -P ,…  相似文献   
17.
急性荨麻疹是皮肤突然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色红或白色之风团,境界清楚,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实验方法。【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研究Veriflow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效能,对3种食品样品和4种环境表面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定性检测,以建立和验证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实验方法。【结果】Veriflow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riflow方法的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该法对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包容性和特异性均为100%。Veriflow方法的检测时间只需26 h,短于国家标准的检测时间(6 d),检测效率明显提高。【结论】Veriflow是一种准确、特异性强并且操作简单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前牙美容修复中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 49例患者共73颗前牙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设为二氧化锆组;对照组选择25例患者共32颗前牙采用铸造全瓷冠修复.分别在修复后1d和3、6、12个月参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牙科协会制定的标准,观察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二氧化锆组在修复完成第1天及第3、6个月时,牙龈健康分级Ⅰ、Ⅱ级均分别为72、1颗;修复后12个月,Ⅰ、Ⅱ级分别为70、3颗.对照组在修复完成第1天及第3、6、12个月时,牙龈健康分级Ⅰ、Ⅱ级均分别为72、1颗.2种全瓷冠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对牙龈健康影响很小,与铸造全瓷冠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珠海市拱北医院于1996年7月开始,走出医院,立足社区,开展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3年来,我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和体会是:1 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基线调查 成立拱北街道城市初级卫生保健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正式发文。街道办主任任组长,医院的一名副院长任副组长,并成立拱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制定了《香洲区拱北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