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估经左心房内径路吻合治疗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采用左心房内路径吻合法治疗心下型TAPVC 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8~42 d,平均(28.9±6.73)d;体重2.8~5.4kg,平均(3.9±1.43)kg.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充分游离左、右肺静脉、共汇静脉、垂直静脉后,在心脏自然状态下观察共汇静脉-垂直静脉与心脏位置关系,对共汇静脉-垂直静脉走形位于左房或房间隔后位的14例患儿,采用左心房内径路将肺静脉共汇-垂直静脉与左心房后壁吻合.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89~141 min,平均(118.7±22.1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6~67 min,平均(52.1±6.5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7 d,平均(4.19±1.04)d.术后早期(46 h)1例患儿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余13例患儿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气胸2例、肺部感染7例、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3例患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1年随访率均为100%.结论 对共汇静脉-垂直静脉走行位于左房或房间隔后的心下型TAPVC,采用左心房内路径吻合法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研究中国人肺癌中p16/CDKN2基因失活的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临床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标本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以及限制性内切酶-PCR法检测了p16/CDKN2基因5’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情况,选取与p16紧密连锁的D9S1748位点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同时对其中17例病例的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用双色FISH分析p16基因丢失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p16蛋白表达。结果:用MSP检测到50%(13/26)的标本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法洛四联症的优点。方法:行改良Blalock-Taussig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患儿25例,术后随访3~15个月,观察疗效。结果:随访3~15个月,术后出现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2例;人工血管栓塞1例,于术后1个月再行对侧改良Blalock-Taussig术;人工血管狭窄3例;余21例人工血管通畅,患儿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0%~83%上升到8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5个月行2期根治术15例,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14例疗效满意。结论: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可以改善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情况,促进肺动脉发育,为2期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4.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为2‰,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如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畸形在内,则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0%[1]。郑州市儿童医院于2007年9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87例,男36例,51例,年龄7月至14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VSD﹚47例,法洛氏四联症﹙TOF﹚12例,房间隔缺损﹙ASD﹚9例,肺动脉瓣狭窄﹙PS﹚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5例,主动脉缩窄﹙CoA﹚4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PVASD﹚和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各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共42例。全组3例PDA合并VSD、CoA:1例分期手术,先行PDA结扎切断缝合及CoA矫治术﹙左锁骨下动脉瓣翻转术﹚,术后6个月再行VSD修补术;2例同期行PDA结扎切断缝合、CoA矫治术﹙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VSD修补术。余病例均同时行PDA结扎或缝合和其他心血管畸形矫治术。PDA均在心内畸形矫治前予以游离结扎或者经肺动脉切开缝合,其中体外循环转流前结扎22例,转流后结扎33例,转流后切开肺动脉缝合PDA开口32例。结果 2例术后6h、11h分别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顽固性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率2.4%。术后并发灌注肺综合征2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例,肾功能不全、左侧膈神经麻痹、轻度精神异常、伤口愈合延迟各1例。经过积极对症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PDA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诊断要点、手术原则、采取的方法及防止并发症的细节等足够重视,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36.
我院自1998年~2006年共1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止血方法及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2组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天数、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38.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1-2007年,笔者采用生大黄粉配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肿瘤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是细胞增殖失控,这表明调节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细胞周期的运行主要依靠一组使其进入分裂期的依赖性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S)的作用。CDKS只有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结合才能被激活,从而使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同时,细胞中存在CDKS的抑制因子,抑制其活性,阻止细胞分裂。近年来发现的CDK抑制分子(CDK inhibitor,CDI),对细胞周期有负调节作用。p16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