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的非编码序列的转录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蛋白编码序列以及各种小分子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功能与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目前关于lnc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lncRNA可能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和靶点。  相似文献   
12.
锁孔手术三种骨孔修复技术的对比观察(附64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比锁孔入路显微手术3种骨孔修复技术的优势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锁孔手术的病人资料,分别采用3种骨孔修复技术,其中骨屑回植法34例,丝线固定法15例和颅骨锁固定法15例。结果骨屑回植法开关颅时间较短,手术费用低,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较高(20.6%)。丝线固定法操作简单,节省费用,但发生骨瓣漂浮2例。颅骨锁固定法可消除锁孔手术的"关键孔",不仅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少,而且可使其真正"无孔化"。结论颅骨锁固定法在锁孔手术的骨孔修复上,较骨屑回植法和丝线固定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小分子干扰RNA构建体与化疗药放线菌素D(ACTD)联合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AKT的siRNA靶序列构建靶向AKT的siRNA表达质粒,并以空载siRNA表达质粒为对照进行脂质体介导的小分子干扰siRNA表达质粒单独及分别与化疗药物ACTD对胶质瘤细胞C6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3H-TdR掺人法分析细胞增殖。结果与c6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C6细胞比较,转染siRNA表达质粒组AKT表达下调72%。TUNEL法发现C6组和空载转染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而siRNA表达质粒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Χ^2=35.26,P〈0.01);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iRNA表达载体转染后S期指数较对照细胞减少,而加入化疗药物ACTD后S期指数较对照细胞明显减少^3H-TdR掺人法发现与C6组和空载转染组比较,转染组细胞自第2天起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且加入ACTD后治疗各组之间存活率也有明显差异(均P〈0.01);以siRNA表达载体转染组联合ACTD组减低最显著。结论靶向AKT的siRNA表达质粒联合化疗药ACTD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因此,质粒介导的siRNA表达载体为胶质瘤靶向性基因治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可以成为胶质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D)、替尼泊甙(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治疗效果。方法将C6大鼠胶质瘤细胞接种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并对鼠脑内已形成的C6胶质瘤分别用ACTD及VM-26抗瘤缓释剂瘤区原位注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肿瘤病理学和磁共振成像(MRI)动态改变,采用PCNA计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结果对照组及空载组大鼠平均生存期为19.3d,ACTD组6只及VM-26组3只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存活期超过200d;除因病理检查人为处死各2只外,ACTD组治疗后4周内死亡2只,VM-26组5只。MRI检查对照组脑内有明显瘤灶,治疗组脑内瘤灶治疗后明显减少或消失,治疗组C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大量细胞凋亡,ACTD组较VM-26组显著。结论ACTD可望成为体内局部应用治疗胶质瘤的优选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外伤患者全麻手术期间及术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186例成人急诊颅脑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描记12导联电图,进行心电监护并记录。结果186例脑外伤患者麻醉手术期间有157例出现不同程度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4.4%)。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心肌缺血最常见,其他异常主要有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异常 Q 波、Q-T 间期延长等改变。心电图的改变主要发生在脑部病变的急性期及开颅手术的一周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导致大多数患者有心电图异常,且变化复杂,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可随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麻醉及手术操作刺激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监测分析心电图可发现潜在危险,特别是对有器质性心脏疾病者更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6.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组颅内生殖细胞瘤31例中,29例手术治疗(含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3例行脑室外引流),2例未手术。此外,29例进行了放疗,8例进行了化疗。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27例,无变化4例。随访27例,13例恢复正常工作;8例生活能自理;2例生活需要帮助;2例术后2年复发,经再次手术,症状缓解;死亡2例。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手术难以根治,术后正规放疗效果好,对多发性,复发性肿瘤可放疗加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反义AKT2(antisense AKT2,AS—AKT2)cDNA对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AS—AKT2 cDNA构建体转染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鉴定后,应用PCNA阳性率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和转染反义AKT2 cDNA的C6细胞种植到SD大鼠的右侧尾状核作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并对颅内已经形成C6胶质瘤的大鼠进行脂质体包裹的AS—AKT2 cDNA和空载体治疗;MRI动态监测大鼠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标本AKT2和PCNA表达以及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AS—AKT2 cDNA后C6细胞AKT2表达显著抑制,增殖减慢,凋亡指数增加。反义治疗组和转染组大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转染组和治疗组肿瘤标本AKT2表达下降或消失,PCNA阳性率降低,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对照组和空载组标本几乎没有凋亡细胞。结论体内外实验证明AS—AKT2 cDNA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重要优选靶的。  相似文献   
18.
人脑胶质瘤AKT2表达与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 kinase β,AKT2)最近年发现的一种原癌基因,多种颅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AKT2的扩增,过表达和激酶活性升高有关,且肿瘤增殖和侵袭与AKT2的表达水平和激酶活性密切相关,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m蛋白印迹的方法,对50例胶质瘤标本的AKT2表达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AKT2表达与Ki-67指数,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反义AKT2 RNA逆转C6胶质瘤的细胞恶性表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反义AKT2RNA逆转C6鼠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方法将逆转录病毒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脂质体复合物直接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和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LXSN载体转染组为空载对照。随机筛选阳性克隆并应用蛋白印记和原位杂交鉴定转染。MTT法和TUNEL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Transwell法分析侵袭能力,划痕实验研究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分析细胞周期,并进行GFAP的表达分析。结果转染ASAKT2cDNA后C6细胞AKT2表达显著抑制。与C6对照组和LXSN空载组比较,转染反义AKT2后C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凋亡指数增加(0.33vs13.67,P<0.01),侵袭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抑制,诱导细胞出现G0/G1细胞周期阻滞,上调GFAP的表达。结论反义AKT2RNA基因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并使G0/G1细胞周期阻滞逆转其恶性表型,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重要优选靶的。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对56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我们总结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手术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内镜手术技巧,扩展内镜手术适应证。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临床资料56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