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目的:分析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残疾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老年人健康社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491名老年人,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评估其残疾状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3338名调查对象残疾评定量表得分为17.4(8....  相似文献   
42.
利用体视学定量法,评估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 IR,n=7)和氧控制性再灌注组(OCR,n=7).IR组全程FiO2 80%;OCR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达80%,其余时段均维持FiO2 80%.在开胸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25 min(T2)、主动脉开放90 min(T3),留取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每张切片随机取10个视野,用Image - Pro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试肺泡间隔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肺泡间隔面积密度(PASAD)、肺泡腔体积密度和肺实质红细胞体积密度,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两组肺组织各参数在TI差异无显著性(P>0.05),OCR组肺泡间隔中性粒细胞计数、肺泡间隔面积密度和红细胞体积密度在T2和T3时点较IR组降低(P<0.05),OCR组肺泡腔体积密度在T2和T3时点较IR组明显增大(P<0.05).OCR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在T2和T3时点较IR组明显降低(P<0.05).采用体视学定量法,提示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TLR4/NF-kB通路是否参与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的脑保护机制。方法五指山小型猪共10头,随机分成单纯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n:5)与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组(RCP组,n=5)。建立体外循环后,DHCA组降温至18。C后停循环40min,RCP组停循环后经上腔静脉以10ml/kg流量逆行脑灌注40min。定期抽血检测血清IL.6水平。复灌180min后处死动物取脑皮质组织行HE染色,Westernblotting检测脑皮质TLR4,NF-kB/p65蛋白表达。结果脑皮质HE染色显示DHCA组较RCP组有更多炎症细胞浸润。在复灌60vain,复灌120min及复灌180vain三个时点RCP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DHCA组(t=7.314,P〈0.01;t=5.172,P〈0.01;t=4.676,P〈0.01)。复灌180min后RCP组脑皮质中TLR4水平明显低于DHCA组(f=10.212,P〈0.001)。复灌180min后RCP组脑皮质中NF-kB/p65水平明显低于DHCA组(t=3.344,P=O.011)。结论RCP通过抑制TLR4/NF.rd3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这可能是RCP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以探讨不同剂量鞘内咪唑安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病人60例,手术前病人随机等分为4组B组(布比卡因对照组)鞘内注入7.5 g/L布比卡因2 mL(15 mg)腰麻;M1组(咪唑安定1组,以下类推)腰麻前鞘内注入力月西1.0 mg;M2组腰麻前注入力月西1.5 mg;M3组腰麻前注入力月西2.0 mg.病人腰麻平卧后测试麻醉阻滞上升平面,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及镇静情况,术后随访24 h疼痛、镇痛用药、恢复情况及其他反应,围术期持续监测呼吸、循环状态.[结果]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同(P>0.05),围术期呼吸、循环稳定顺利完成手术.镇静效果M3>M2=Mt>B组,M3组效果最佳(P<0.05).与B组对照,M2和M3组术后第一疼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0.01),M3组时间最长(P<0.05~0.01);术后肌注镇痛药曲马多百分比为B组86.7%、M1组73.3%、M2组66.7%、M3组33.3%,仅M3组用药最少(P<0.05).麻醉效果评分优等B组20%、M1组33.3%、M2组53.3%、M3组86.7%,M3效果最佳(P<0.05).[结论]鞘内咪唑安定2 mg可明显改善腰麻的效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5.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8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肺辅助循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8例ECMO中冠脉搭桥术(CABG)术后左心衰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DVR)术后左心衰3例,肝移植术中因肺栓塞从静脉一静脉转流改为ECMO1例,肾移植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双肺肺泡蛋白沉着综合征行双肺灌洗术2例。全组均使用离心泵、国产及进H膜肺。6例经皮穿刺、2例切开直视下置转流管。左心室(右心房)一主动脉转流2例,静脉一静脉ECMO3例,静脉一动脉ECMO3例。结果8例患者ECMO时间4~81h,左心衰竭及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建立ECMO后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均有明显好转,血压迅速回升,脉搏SpO:逐渐达到95%以上。其中4例患者顺利脱离ECMO,不能脱机的4例中2例因心跳停止不能恢复,1例因出血不止,1例因怀疑肺栓塞而放弃。结论ECMO是救治心衰、呼衰的重要心肺辅助循环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其适应症,正确运用转流设备和选择转流方式,才能提高ECMO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6.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呼吸治疗、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临床教学当中的一个必授内容.为了普及气管插管技术,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我们将光棒气管插管技术引入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练习-临床一对一带教"的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比较IR前后心肌胞膜钠钙交换体(NCX)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对钙超载的意义。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对照组,以微透析技术连续收集心肌组织间液标本,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钙离子浓度。IR组通过结扎(20min)后松解(60min)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结束时收取左心室缺血区和右心室心肌行NCX mRNA定量PCR检测,实验前后采血检测血钙和肌钙蛋白T(cTnT)。对照组免除结扎、松解前降支,其余操作与IR组一致。结果 IR组血浆cTnT浓度显著升高[对照组vs IR组,ng/mL:(1.62±0.60)vs.(4.29±2.22),P=0.031]。IR组心肌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在缺血期无明显变化,再灌注20min显著下降,心肌析出液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vs.IR组,ng/mL:(224±31)vs.(136±39),P=0.002]。血浆Ca2+浓度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心肌细胞膜NCX mRNA表达水平在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在缺血期无明显变化,再灌注期迅速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与胞膜NCX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管理监护(MAC)下行脑血管造影手术(DSA)的效果。方法 36例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手术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D1组(DEX 0.5μg/kg单次负荷),D2组[DEX 0.5μg/kg单次负荷后0.5μg/(kg h)维持]及P组(生理盐水安慰剂组),每组12例。穿刺局部麻醉开始前通过每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5mg使三组患者均达到同样的目标镇静水平(BIS值70~80),需要时每次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以缓解疼痛,最后比较三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用量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D1组、D2组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总用量均明显减少,循环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使用右美托咪啶的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更高。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MAC下行脑血管造影手术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对手术过程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3月,对安徽省15 34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罗哌卡因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80例女性患者拟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C、D组。A组为帕瑞昔布40mg,B组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20ml,C组帕瑞昔布40mg及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20ml,D组采用生理盐水2ml肌肉注射作为对照。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1、3、6、12、24h各时间点的疼痛情况,术后疼痛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记录需要补充哌替啶的患者人数,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VAS评分。结果:术后1hA、B、C组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其中C组低于A、B组(P<0.05);术后3、6hA、B、C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D组(P<0.05);术后12h和24h4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h内需要补充镇痛药物哌替啶的人数是A组4人(20%),B组3人(15%),C组3人(15%),D组8人(40%),A、B、C组需要补充镇痛药的患者比D组少,(P<0.05)。结论:帕瑞昔布、罗哌卡因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有良好效果,其中联合应用的早期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