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6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50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03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879篇
内科学   952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6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30篇
综合类   3501篇
预防医学   1442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447篇
  31篇
中国医学   1229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病理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常规外照射加立体定向照射放疗推量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对病理诊断均为WHOⅢ~Ⅳ级胶质瘤治疗后患者,放射治疗前程常规照射和后程立体定向照射推量相结合的方式,外照射46~50Gy23~25f/4.6~5W后,紧接着用分次立体定向照射推量14~20Gy。结果治疗后近期效果满意,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本组病例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3%、52.5%、25.0%;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8%、36.7%、16.3%。急性放射反应多为1~2级,没有发现4级以上急性放射反应。结论采用分次立体定向加常规放疗治疗胶质瘤既发挥了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优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是控制高分级胶质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局部微电流刺激对兔胫骨骨缺损部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家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对两组家兔进行胫骨近端骨缺损造模,并对各组胫骨骨缺损部位骨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及骨生物力学进行观察,免疫组化法对各组新生骨痂中CGRP及受体(CGRPR-1)表达情况进...  相似文献   
63.
消化性溃疡是飞行人员的常见病,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来增强疗效是值得医护人员研究的问题。我们1989年至1991年收治26名男性消化性溃疡飞行人员,除按总后勤部《医疗护理操作常规》第三版等级护理及专科疾病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外,加上心理、饮食、规律用药等特殊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收效较好。现就综合护理的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曼月乐和达芙通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将在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1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临床均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且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宫腔镜切除术.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与B组,各...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效果,并对影响其依从性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1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登记,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现状、停药原因、临床事件,评价其二级预防用药的效果,并对影响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119例患者3个月与6个月及3个月与12个月药物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6个月与出院12个月药物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药、降压药、降糖药在各随访时间点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脂药在各随访时间点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患者出院12个月后抗栓药物依从性方面,高依从性140例(70.70%),低依从性58例(29.30%)。通过本研究发现高龄、文化程度低、没有医保、收入水平较低、没有按时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66.
梁谷米  范卫华  尚宁 《东南国防医药》2007,9(5):321-323,326
目的评价Epworth嗜睡评价量表(ESS)在飞行人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200名飞行人员进行ESS量表及问卷调查,有效率为88.8%。对打鼾者和(或)Epworth量表(ESS)评分≥9分者,随机检测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氧减饱和指数(ODI)≥10次/h者,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临床可疑SAHS者,直接行PSG监测。结果保守估计飞行人员SAHS的患病率为0.8%。ESS均值在不打鼾、单纯鼾症及SAHS三组之间呈逐渐增高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按ESS评分<9分和≥9分分组,各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ODI结果亦有显著差异(P均<0.001)。在AHI<5次/h和≥5次/h两组间,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S量表在飞行人员SAHS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初筛作用,在SAHS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但对飞行人员等特殊职业人群SAHS的筛查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补充、限定,提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腺瘤样瘤是一种少见的、一般发于男女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罕见于肾上腺。肾上腺腺瘤样瘤磁共振成像(MRI)上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弥散不受限,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最终诊断还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面首选手术切除并需定期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妊娠期产科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监测阿司匹林在妊娠期使用的效果,以及不同诱导剂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情况.方法 选取60例孕12~1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产妇用药前和用药4 d后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后用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未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观察浅刺内关、公孙对脑梗塞大鼠血浆NOS和ET-1含量的影响,探讨浅刺对脑梗塞大鼠作用机制。方法:将2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造模组和空白组,采用血栓栓塞法建立脑梗塞大鼠模型,后将造模成功的180只大鼠随机分为浅刺针法组(组)、常规针刺组(组)、模型对照组(组),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组)。比较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等指标。其中神经体征评分参照Berdson评分分级法,内皮素1采用非平衡法的测定,由自动Y计数器直接给出有关参数,标准曲线及样品浓度。一氧化氮合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程度均较其他3组低(P<0.01)。其他3组中,浅刺针法组及常规针刺组的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低(P<0.01)。而浅刺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则3个时间点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均较低(P<0.01)。结论:脑梗塞模型鼠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较正常鼠高。经针刺内关、公孙治疗,尤其是浅刺治疗后大鼠的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浅刺疗程的增长,降低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70.
鼠尾藻醇提取物的生理活性和若干生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比较了鼠尾藻醇提取物(ST1,ST2,ST3)体外抑制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的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25-100mg/ml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作用48h后均出现明显抑制。用5%浓度的ST1-3连续10天腹腔注射分别对小鼠肉瘤S180有34.5%(P>0.05),55%(P<0.05)和50%(P<0.01)的抑制率。实验发现,ST1和ST3对荷瘤鼠血浆A/G比值有显著影响。ST1对菏瘤鼠压积红细胞SOD活性较对照组低30%。ST1可刺激人粒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释放,表明ST2对粒细胞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