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B超、CT和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肾母细胞瘤98例,年龄3个月~9岁,中位年龄2.5岁,98例均行B超检查,50例行CT检查,89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3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超、CT及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8),88.0%(44/50)和78.0%(70/89)。常见误诊原因是把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外肿物,手术和病理检查发现被误诊的肿瘤常位于肾上极或肾下极。B超联合CT或IVP均能显著提高肾母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98%与97%)。结论:3种影像学检查诊断肾母细胞瘤均有一定的误诊率。B超操作灵活,诊断符合率高,应为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倍体、SPF、增殖细胞指数(PI)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35例肾母细胞瘤标本的DNA倍体、SPF、PI值,并与正常肾组织比较。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I~Ⅱ期与Ⅲ~Ⅳ期肿瘤的异倍体率、SPF、PI值均升高,但肿瘤各临床分期I~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及病理FH型与UH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肾母细胞瘤的DNA倍体、SPF、PI值能了解其某些分子生物学特性,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其增殖活性,对肿瘤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复合肌肉移植治疗小儿大便失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大便失禁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6-12岁。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股薄肌肛门成形术治疗。术后禁食4-5天,切口暴露,随时清除创口和肛门分泌物,保持肛门处清洁,术后3周开始肛门功能训练,结果 要后随访6个月-4年,9例无污粪、3便稀便时有污粪。临床评分5-6分。客观评分4-5分。结论 复全肌肉移植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4.
背景:如何解决尿道替代修复材料来源和改善新尿道的血液供应已成为尿道修复与重建研究的瓶颈问题。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对尿道缺损修复后改善新尿道组织血液循环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组织工程体内实验,于2006-01/2008-0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总实验室完成。材料:3~5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3只,1只用于制备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剩余12只随机分为细胞修复组8只,模型组4只。方法:无菌抽取兔两侧髂前上嵴骨髓,Percoll法贴壁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加入含VEGF、bFGF的培养基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待细胞长满培养瓶底后胰蛋白酶消化传代。两组兔均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将脱细胞处理的无菌新鲜人羊膜修剪成1cm^2置于尿道缺损处,用0/6DG线将其两端分别与尿道残端连续缝合,形成尿道。细胞修复组将传至第3代的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浓度调整至10^10L^-1,注射于新尿道两端的吻合口处,每处0.1mL,0/6DG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覆盖成形后的尿道,并在近吻合口处和新修复尿道之中间处注射细胞悬液,每处0.5mL;模型组在同样位点注射等量的空白细胞培养液。移植后4,12周制作尿道组织石蜡切片。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及鉴定结果,修复后尿道组织的血管再生情况。结果: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呈贴壁生长,4d后生长加速,呈克隆样生长;第10天出现典型的铺路石样改变,并迅速表现出条索状、草束状生长形式;所培养的细胞表型由CD34^+/CD133^+/CD31^+逐渐转变成CD34^+/CD133^-/CD31^+。与模型组比较,移植后第4,12周细胞修复组尿道组织内毛细血管再生数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t=-9.034~5.985,P〈0.01)。结论: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且血管内皮祖细胞对改善尿道缺损修复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PCNA和TGF-β3在9例正常肾组织和21例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者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PCNA在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3%(20/21)和33.33%(3/9),而TGF-β3在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04%(4/21)和66.67%(6/9);PCNA和TGF-β3在肾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NA和TGF-β3可能在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中起作用,并可能与肾母细胞瘤组织细胞的转化及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检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细胞增殖与神经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病例组)和15例正常输尿管组(正常组)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在病例组中13例阳性表达,主要位于黏膜层及纤维结缔组织层;4例阴性表达,但存在肌层肥厚.正常组中2例PCNA阳性表达,13例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在病例组表达减少或缺如,5例阳性表达但减少,12例无表达;正常组13例NPY表达明显,2例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布减少在先天性肾积水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制备人B7-1(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移系统将hB7-1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并用RT-PCR、PCR-Southern杂交法检测转染空载体 pLXSN的HepG2/neo细胞和转染重组质粒pLXSN/hB7-1的HepG2/hB7-l细胞中hB7-1 mRNA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细胞、HepG2/neo细胞、HepG2/hB7-1细胞形态,计算当日细胞绝对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所建立的肝癌瘤苗(HepG2/hB7-1)细胞可高效表达hB7-1分子.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的生长形态及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系统是使肝癌细胞高效表达hB7-1分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张大  王家祥  范应中  张谦  王佳辰 《山东医药》2008,48(19):104-106
用逆转录病毒转移体系建立表达人B7-1(hB7-1)的肝癌瘤苗,瘤苗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或T细胞共同孵育,观察该瘤苗激活T淋巴细胞的能力.发现所建立的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有效刺激PBLs或T细胞增殖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认为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9.
婴幼儿双肾积水11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双肾积水在临床上比单肾积水少见,但有逐年增加趋势,治疗上也较复杂[1],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共收治婴幼儿双肾积水1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 ,PVCT)引起门静脉血流受阻 ,可导致门静脉高压。 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本院共收治PVCT患者 2 1例 ,经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6~ 37岁 ,平均 18岁 ;病史 2~ 2 1a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呕血、黑便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5例伴有腹水 ,肝功能均属ChildA级。术前测门静脉压力为 2 .2 1~ 2 .85kPa。 5例曾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加断流术 ,术后 2~ 3a再发消化道出血。1.2 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