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6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7篇 |
内科学 | 48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34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242篇 |
预防医学 | 85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3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GF的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82.
苏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6)
答:获得性血友病A是指非先天性的血友病的患者体内产生了抗因子Ⅷ的抗体,使因子Ⅷ的水平严重降低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合成因子Ⅷ的能力正常,但测定因子Ⅷ:C常常很低。多见于老年人和青年人,可发生在女性。临床出血症状与血友病相似,常表现为肌肉等软组织血肿,但一般不出现关节出血。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且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正常;抗体滴度可用Bethesda试验测定。此病约50%以上病例原因不明,无相关疾病。其他可伴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反… 相似文献
83.
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以及ATB手工药敏条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 2011年版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 692株细菌中,G+菌占28.0%(473/1 692),G菌占72.0%(1 219/1 692)。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15.1%(22/146)和76.7%(46/60),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5.7%和13.3%,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2.6%和30.0%,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占4.0%(6/151),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高于90%。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分别为58.1%(175/301)、70.0%(21/30)、75.9%(22/29)。肠杆菌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9.9%和74.1%,耐药率最低的分别是3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不发酵糖G杆菌在分离病原菌中所占比例较低,为12.1%(148/1 692),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药敏结果显示,除铜绿假单胞对复方磺胺耐药率为93.5%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38.9%外,该两种细菌对所测抗生素敏感性高,均在80%以上,未检出泛耐药细菌。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变迁,对指导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改善。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和rTMS组各20例,联合组19例。对照组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和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rTMS治疗和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共治疗20d。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d后,3组MoC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rTMS组和联合组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联合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rTMS组(均P<0.01)。3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联合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TMS组(均P<0.01),rTMS组和对照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8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小板线粒体谷氨酸载体活性的变化和乙酰胆碱等药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谷氨酸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膜上的谷氨酸载体不仅影响到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而发挥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参与谷氨酸对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性毒性作用的过程。血小板的生物化学和药理方面类似于神经元,已被用来作为研究AD的外周模型。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观察AD患者血小板线粒体膜谷氨酸载体活性和乙酰胆碱等药物对其影响,探讨线粒体膜上的谷氨酸载体功能在AD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评价超声测量的信度和判别效度,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超声测量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均为极佳,患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82和0.954;健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67和0.94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健侧肩部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07.4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84,P0.01)。结论: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具有极佳的信度和良好的判别效度,可应用于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评估。 相似文献
87.
载Fe3O4液态氟碳纳米粒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制备载Fe3O4液态氟碳(Fe3O4-PFOB)纳米粒,并探讨其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e3O4-PFOB纳米粒,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Fe3O4-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Fe3O4-PFOB纳米粒)、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PFOB纳米粒)及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行肝脏MR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出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 结果 所得样品为膜壳装载Fe3O4、中心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272.9±19.5)nm。注射Fe3O4-PFOB纳米粒24 h后,大鼠肝实质信号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信号比明显减少,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可见Fe3O4-PFOB纳米粒组大鼠肝实质内有较多蓝色颗粒分布,其余两组染色阴性。HE染色各组大鼠肝脏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e3O4-PFOB纳米粒能有效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可以用作MRI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009年共有30名医务人员报告锐器伤,其中护理人员18名(60.00%);医师10名(33.33%);检验技师2名(10%)。手术操作过程中、整理器械、拔针后针头放置不当和穿刺注射过程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环节。结论医务人员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强化锐器伤培训与教育,医务人员应重视自身防护,提高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锐器伤发生。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