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苏建华 《世界中医药》2009,4(5):283-284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来被重视和研究不够,这不利于对临床脾系疾病及所有相关病症的辨证施治。研究脾阴对发展完善中医的脏象学说尤其是对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探流溯源,《内经》中已蕴含了脾阴的实质内容,具有脾阴学说的原始雏形,奠定了中医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ml,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患者104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42例,非房颤组62例,比较2组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以及颅内出血、死亡等不良结局情况。结果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的ADL评分、溶栓时间(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糖尿病患者占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平均年龄、高血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及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后患者颅内出血转化1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不良结局6例,而非房颤组颅内出血转化为3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不良结局2例,2组颅内出血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症状性颅内出血(P=0.076)及不良结局(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患者是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结论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溶栓后虽明显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但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对面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2 7例Bell麻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采用面神经传导速度和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作为观察指标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在治疗后 30d面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在治疗后 30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 6 0d治疗组恢复程度则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对面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临床上对血液中的生物化学成份分析是指对血液中的蛋白、脂类、代谢产物,如酶、胆固醇、尿素氮、肌酐等的常规分析,传统的临床化学分析是靠手工完成,操作过程比较繁杂,影响因素多,试验完毕后  相似文献   
86.
中医历来认为“得气”与针刺的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入认为不“得气”就不会有疗效.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对如上认识不敢完全苟同.兹述管见如下。一、“得气”效应与部位有关是否“得气”除与针刺手法得当与否等传统认识因素有关外,亦与针刺的部位有关。一般说来,软组织比较丰厚的部位易“得气”,且气感较强,而软组织较薄的部位则不易“得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8个月至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α-HBDH酶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血清α-HBDH酶检测,同时设立3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①40例肌钙蛋白T(cTn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清α-HBDH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②大面积脑梗死组α-HBDH值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lt;0.01);③脑梗死恢复期血清α-HBDH值明显低于急性期(P&lt;0.05)。结论:α-HBDH可用来判断脑梗死后是否有新的梗死或梗死面积是否扩大及病情好转与否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C下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0.
枳实性味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记载苦、酸而寒,归脾、胃、大肠经;功能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除满。主要用于食积证、胃肠热结气滞证、胸痹痞满、疼痛、痰饮、痰癖,以及胃扩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证。《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故它亦能治疗皮肤风痒及眼疾等。 枳壳性味,据《雷公炮炙论》、《开宝本草》、《中药大辞典》等记述,为苦辛微寒。入脾、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