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研究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2p(15.26±0.75)%和CD63(6.03±0.59)%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8±0.29)%和(1.67±0.39)%、对照组(3.31±0.62)%和(1.52±0.41)%(P<0.01),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SmacN7细胞可穿透融合多肽,共沉淀实验观察SmacN7细胞穿透肽与胰腺癌Panc-1细胞内的XIAP的相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与顺铂、5-FU联用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法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应用前后Panc-1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SmacN7融合多肽能与内源性XIAP结合,明显下调Panc-1细胞XIAP表达水平,显著增强顺铂或5-FU诱导的Panc-1细胞凋亡,使其对顺铂、5-FU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降低1.98倍、2.62倍.结论:应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靶向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XIAP表达,显著提高其化疗敏感性,为胰腺癌的生物治疗协同化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血清淀粉样A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不同类型患者血清淀粉样A蛋白 (SAA)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 测定 2 4例ACS患者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2 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及 3 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AA及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SA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 (P <0 0 1或P <0 0 5 ) ,而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以入院时SAA≥ 1mg/L或CRP≥ 8mg/L(正常对照组的均值加 2个标准差 )作为异常增高界限 ,对ACS临床识别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冠心病患者血清SAA水平与CRP显著相关 (r =0 9198,P <0 0 1)。结论 SAA及CRP的增高与ACS的发生有关 ,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对于及时发现ACS高危人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P物质(S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急性分离TG神经元,通过排管快速换液装置行胞外给药,电极内灌药行胞内透析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结果 依照我们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分类的方式,同样可将TG神经元H+-门控电流也分为四型,即T-型、S-型、B-型、O-型;共加SP和H+能浓度依赖性增强S-型H+-门控电流,SP受体拮抗剂GR82334不能阻断此作用;共加SP和H+能增强B-型H+-门控电流,GR82334和胞内透析GDP-β-S能阻断SP对B-型H+-门控电流的这一增强作用,而预加SP则抑制B-型H+-门控电流,并以短暂成分尤为明显,此抑制效应不能被GR82334阻断.结论 SP对H+-门控电流的调制依ASIC亚基组成不同,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S-型H+-门控电流的ASIC分子膜外结构上可能存在SP的别构位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5-氟脲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Lovo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5-氟尿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后,细胞增殖率下降指数为0.82~1.99,而细胞凋亡率增加指数为2.48~4.89。结论 5-氟尿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7.
乙型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病原学检测确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中,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慢性轻型患者;HBV-DNA阳性的患者,血清TNFα的含量高于阴性者。结果提示,测定血清TNF-α有助地估计乙肝病人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28.
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 ,酶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了 88例甲亢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和甲状腺素 ,同时测定对照组 46例健康者 ,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并与甲状腺素含量呈正相关 ,而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与甲状腺素含量呈负相关 ,甲亢组的内皮素与一氧化氮两者含量呈负相关 (r=- 0 40 8,P <0 0 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发生了改变 ,该变化对病情的观察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对50例经病原学检测确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 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中、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TNF-α明显高于慢性轻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 阳性的患者,血清 TNF-α的含量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果提示,测定血清 TNF-α有助于估计肝病的严重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