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122.
目的:探讨T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病理分类、分级、TNM分期中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研究TC-1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TC-1蛋白在9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在病理分类、分级及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差异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C-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中和部分胞核。肺鳞癌和腺癌总阳性率分别为63.46%、72.09%,差异性不显著(P=0.154)。鳞癌高、中、低分级阳性率分别为20.00%、65.51%、72.22%,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无明显差异性(P=0.075)。腺癌的高、中、低分级的阳性率分别是33.33%、65.21%、88.23%,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5)。NSCLC(鳞癌、腺癌)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的表达强度经检验差异性显著(P=0.029)。有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90.57%(48/53)、无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38.09%(16/4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53例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阳性表达相关性用Spearman检验,有相关性(r=0.39,P=0.000)。结论:T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高表达,TC-1表达与病理分型、鳞癌分级无关,与腺癌分级、NSCL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提示TC-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评估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行关节上腔注射和透明质酸钠单独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对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 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采用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单独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在张口度和疼痛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在张口度和疼痛方面都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疼痛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改善张口度和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但在缓解痛疼方面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优于单纯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CPB)在胸科复杂手术中应用的技术特点及经验、教训,探讨安全有效的技术支持.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12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中肺癌侵及心房行肺癌根治术+心房部分切除术5例;肺癌侵及上腔静脉行肺癌根治术+上腔静脉部分切除重建术3例;气管肿瘤行气管肿瘤切除术+气管重建术4例.CPB技术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8例;股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FA-V ECMO)呼吸支持4例.结果:浅低温体外循环时间27-78min,平均时间39.00min;ECMO呼吸支持时间36-60min,平均48.2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1260-2880min,平均2203.64min.术中死亡1例(肺癌侵及左+右心房行肺癌根治术+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右心房部分切除术),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月至3年,未见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CPB是胸科某些复杂手术有效的辅助技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T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病理分类、分级、TNM分期中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研究TC-1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TC-1蛋白在9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在病理分类、分级及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差异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C-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中和部分胞核。肺鳞癌和腺癌总阳性率分别为63.46%、72.09%,差异性不显著(P=0.154)。鳞癌高、中、低分级阳性率分别为20.00%、65.51%、72.22%,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无明显差异性(P=0.075)。腺癌的高、中、低分级的阳性率分别是33.33%、65.21%、88.23%,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5)。NSCLC(鳞癌、腺癌)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的表达强度经检验差异性显著(P=0.029)。有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90.57%(48/53)、无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38.09%(16/4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53例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阳性表达相关性用Spearman检验,有相关性(r=0.39,P=0.000)。结论:T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高表达,TC-1表达与病理分型、鳞癌分级无关,与腺癌分级、NSCL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提示TC-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sf9细胞)中表达人KCTD9蛋白,以进行其功能学研究。方法从pMD18-T-hKCTD9质粒中扩增hKCTD9全长基因片段,连接至pENTR/D-TOPO载体,将pENTR/D-TOPO-hKCTD9质粒与线形杆状病毒DNA在体外重组后,转染易感细胞系昆虫sf9细胞。采用免疫共聚焦和WesternBlot法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成。结果凝胶电泳分析hKCTD9基因存在于各载体中;激光免疫共聚焦显微镜证实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sf9细胞核内可见绿色荧光,提示目的基因表达正确;WesternBlot进一步显示hKCTD9蛋白大小约为55KD;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被感染的sf9细胞核涨大、透亮,核内清晰可见大量的杆状病毒颗粒。结论 hKCTD9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被成功表达,为进一步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人骨髓来源MSCs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从捐赠者髂骨穿刺收取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进行培养和纯化BMSCs,取生长良好的P3或P4代BMSCs进行检测:①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和生长曲线分析;②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和细胞增殖周期;③免疫荧光分析细胞骨架;④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⑤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及检测。结果①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分离人BMSCs,经传代后细胞形态呈梭形,均匀一致。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MSCs在传代后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所获得的BMSCs表面抗原标记高度一致。④BMSCs细胞周期检测结果为G0+G1期91.3%、G2期4.1%和S期4.6%。⑤微管微丝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骨架系统。⑥第7代的BMSCs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被测标本有正常染色体数目(2n=46,XY),且未见染色体异常。⑦成骨诱导后,Von kossa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论从人骨髓中能分离出高度一致的BMSCs,这些细胞具有正常细胞骨架结构以及正常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高剂量组(简称免高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中剂量组(简称免中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低剂量组(简称免低组)、中药补肺汤饮片汤剂组(简称汤药组)、阳性对照西药孟鲁司特钠组(简称西药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其余各组均予以气道注射脂多糖联合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与此同时在气道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予被动吸烟。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免高组、免中组、免低组分别给予补肺汤免煎剂高、中、低剂量,汤药组给予补肺汤水煎剂,连续给药32d。第33d开始将大鼠股动脉切开,放血处死,取右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8、NF-κB、TNF-α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气管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完整,呼吸道及肺泡上皮结构完整,纤毛排列整齐,各级气管、支气管可见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肺泡组织形态均匀、肺泡间质厚薄适当,肺泡区极少见到巨噬细胞,支气管腔中几乎没有分泌物和炎症细胞。模型组大鼠黏膜上皮不完整,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部分剥脱,杯状细胞及腺体显著增生、肥大,支气管黏膜皱襞增多、变长,突入管腔;各级支气管黏膜层、黏膜下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此外尚有浆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支气管平滑肌增厚明显,小支气管腔内可见黏液栓及大量中性粒细胞;小支气管和肺小动脉旁可见大量吞噬了烟尘颗粒的巨噬细胞(尘细胞),部分巨噬细胞崩解破坏;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狭窄,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管囊状扩张,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融合形成肺大疱,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病变有所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LF中IL-1β、IL-6、IL-8、NF-κB、TNF-α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IL-1β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西药组、免中组大鼠BALF中IL-6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IL-8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NF-κB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补肺汤具有改善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简版:目的:观察健脾养阴袋泡剂干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单纯对照组给以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西药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健脾养阴袋泡剂联合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采用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吸烟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上消化道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体检数据和随访期内发生的上消化道癌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多因素Cox模型统计分析吸烟人群不同基线hsCRP水平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队列最终纳入38 549人,中位随访时间8.1年,收集上消化道癌共123例。不同hsCRP水平组新发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8年)分别为278/10万(hsCRP<1 mg/L组)、339/10万(1 ≤ hsCRP ≤ 3 mg/L组)和484/10万(hsCRP>3 mg/L组),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恶)2=6.48,P=0.03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是否饮酒、体质指数、既往糖尿病史、工作环境和教育程度因素后,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64倍(95%CI:1.05~2.56,P=0.028)。在 ≥ 45岁人群中,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71倍(95%CI:1.08~2.70,P=0.022)。结论 基线hsCRP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