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72篇 |
内科学 | 50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48篇 |
综合类 | 132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9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50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52.
目的了解实施巩固措施后的远期效果和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动态。方法拟订全市消除丝虫病后监测方案,开展横向监测、纵向监测和重点人群监测。结果全市13个丝虫病区、县横向监测25个村,血检16105人,解剖致倦库蚊21668只,纵向监测点累计血检10483人次,解剖致倦库蚊6912只,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和含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全市重点人群监测原微丝蚴血症者3464人,流动人口9295人,应征青年9221人,亦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结论消除丝虫病后,重庆市内源性传染源存在的可能性极小;实施巩固与净化措施后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原重庆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原重庆市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情况,分布范围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反映有华支睾吸虫确诊病例和疑似存在该病的区县随机选择调查点。用醛醚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计数并计算克粪虫卵数;采用压碎法、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的自然感染情况;检查家猫、狗、猪粪便,了解保虫宿主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18个区县112个点23738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13%,性别间无差异,以青壮年感染率最高,第一中间宿主有纹沼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有麦穗鱼、鲫鱼、草鱼,猫、狗、猪是主要保虫宿主。结论:原重庆市的华支睾吸虫病呈“点状”分布于渝西北浅丘水网地带,人畜粪便未经无害处理即用于稻田施肥和喂鱼而导致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4.
食管癌及贲门癌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但术后由于失去了贲门正常的抗返流机制,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下段食管癌外科切除并人工贲门(中国常州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通过疟疾病例个案调查分析,了解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疫情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8-2003年以来填写完整的疟疾个案调查表,按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统计。结果1998-2003年共328例,本地感染病例156例,占47.56%,输入病例172例,占52.44%。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5~10月病例最多占64.94%。男性占70.43%,女性占29.57%。年龄以青、中年为主占82.32%。职业以农民发病最高占85.98%。结论疟疾疫情趋于稳定,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地感染病例高度分散。发病高峰季节依然存在。发病以青、中年男性农民为主。 相似文献
57.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辖40个县(市、区),人口约3060万,是间日疟流行区,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区20世纪70年代即控制了疟疾流行;而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80年代末采取了灭蚊为主,结合消灭传染源的综合措施,自1993年后疟疾年发病宰下降到1/万以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总结不同媒介疟区防治工作,现将重庆市1997—2000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重庆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 ,东经 10 5°15′~ 110°10′,北纬 2 8°~ 31°4 5′。总面积为 82 0 0 0 km2 。1997年设为直辖市 ,辖 4 0县 (市、区 ) ,人口 30 6 0万。东南多为山区 ,西北多为丘陵。海拔 1980 m,最低为 195 m。年平均气温 18℃ ,降雨量110 0 mm。为间日疟流行区 ,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2 0世纪 70年代 ,中华按蚊区疟疾流行已控制。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经过大量的媒介调查试点研究 ,80年代中期采取了灭蚊措施 ,自 1993年后疟疾年发病率降至 1 以下。1997~ 2 0 0 0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彭州市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卫生防病工作现状,为加强建筑工地卫生防病管理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 制定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卫生防病状况调查表,对全市77个在建的灾后重建建筑工地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32.47%的建筑单位工地饮用水来源于市政及镇管网水,所有建筑工地均设置生活垃圾放置点,有37.66%的工地提供民工宿舍,37.66%的工地设置民工食堂,有18.18%的工地开展了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卫生防病主要问题在于民工宿舍、食堂.结论 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应加强对外来援建建筑工人的传染病监测,应将卫生防病工作纳入建筑工地质量安全体系管理,重点加强对工地食堂及周边餐馆和流动摊点的卫生监督管理,同时开展建筑工地卫生防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建筑工地工人居住地的消杀工作.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能否作为国人活动性炎症性肠病的评价方法.方法 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58例健康人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分别依据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和Truelove-witts标准进行疾病活动状态的评价.结果 活动期克罗恩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则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亦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与血沉、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性(P〈0.05),而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沉、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血常规的多项指标随疾病活动状态改变而变化,并与目前公认的反应炎症指标呈明显相关性,提示血常规可以作为判断炎症性肠病活动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