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8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胸腺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雷公藤甲素引起免疫抑制毒性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28 d ig给予雷公藤甲素0.5和1.0 mg·kg-1以及环孢素A 20 mg·kg-1(阳性对照),进行T细胞依赖抗体反应检测、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胸腺组织基因芯片实验。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甲素0.5和1.0 mg·kg-1组和环孢素A组大鼠血清中T细胞依赖抗体应答水平均受到了显著抑制。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雷公藤甲素1.0 mg·kg-1使胸腺皮髓质淋巴细胞数量轻度减少,环孢素A使胸腺髓质皮质化。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1.0 mg·kg-1给药第7天引起42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基因功能主要涉及DNA依赖的细胞转录调节、核转运、微管蛋白复合体装配、核小体装配、线粒体DNA转录、氨基酸转运和线粒体DNA复制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途径。结论雷公藤甲素1.0 mg·kg-1能够引起大鼠胸腺基因表达谱的显著性改变,其免疫毒性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免疫毒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2.
聚山梨酯80质量分析与致敏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温80在药物制剂特别是注射剂中应用广泛,但是近年来临床上含吐温80的中药注射剂多有不良反应发生,许多研究指出吐温80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市售的吐温80质量层次不齐,有的样品二甘醇含量大于34ppm。有在产品中添加双氧水进行脱色的问题。同时发现吐温80的质量同其过敏反应密切相关,吐温80中双氧水含量同Beagle犬的过敏反应存在正相关,此外吐温80的过敏反应还与其分子量分布有关,吐温80的过敏反应存在种属差异,犬对吐温80比较敏感,而猴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83.
神经毒性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面。体外模型相比较体内动物实验在药物高通量筛选、分子机制研究、检测分析技术应用上具有显著优势。至今,研究和评价药物神经毒性的体外模型主要包括原代神经细胞培养、神经细胞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模型,三维细胞培养模型等。这些体外模型的复杂程度、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检测方法不尽相同。概述各种神经毒性体外模型的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提出了神经毒性体外评价模型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4.
杨颖  王雪  文海若  耿兴超 《中国药事》2022,36(9):1061-1070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多种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种纳米材料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本文讨论了纳米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及因素;纳米材料的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毒性效应、外周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并论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神经毒性、体外神经细胞培养模型的神经毒性以及替代的评价方法,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及神经毒性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AR-T)细胞U在荷瘤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临床前安全性。方法 使用NSG小鼠构建Raji-Luc细胞移植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单次给予细胞U,持续观察至给药后第8周。考察小鼠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小鼠存活率、临床症状、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细胞因子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 细胞U可显著降低体内Raji-Luc细胞荧光强度、抑制荷瘤小鼠体内Raji-Luc细胞增殖,有效缓解Raji-Luc细胞负荷导致的临床表现,一定程度上减缓由Raji-Luc细胞导致的体重降低,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升高荷瘤小鼠血清中人源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人源白介素(IL)-10水平,升高鼠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6水平,并明显降低Raji-Luc细胞造模动物各组织器官淋巴瘤发生率,变化呈剂量相关性。细胞U治疗组动物的死因可能与肿瘤的持续性消耗及逐渐加重的背景性病变有关。结论 细胞U在RajiLuc荷瘤NSG小鼠体内未见明显免疫毒性和致瘤性的相关风险,且呈现一定药...  相似文献   
86.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药物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纳米药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纳米尺度效应和纳米结构效应等理化特性,从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吸收和组织分布等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由于纳米药物的特殊性,纳米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普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有许多特别需要关注之处。中国于2021年8月25日发布了《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本文对该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解读,着重介绍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旨在为纳米药物的研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纳米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推动了纳米药物及纳米颗粒的研发,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但由于其理化性质特殊且容易在肝脏产生蓄积,纳米药物和纳米颗粒也给机体带来了潜在的肝毒性风险。本文从肝脏蓄积与细胞-纳米药物相互作用、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近年来纳米药物或纳米颗粒肝毒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既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纳米药物及纳米颗粒肝毒性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