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调查火车司乘人员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7月某机务段某运转车间火车司乘人员769例作为暴露组,另选取同单位非司乘人员1 000例作为对照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测量被调查者身高、体质量、腹围及血压,并发放设定的调查问卷,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尿十项及餐后2 h血糖(末梢血)。比较两组不同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工龄、年龄人群间高血压发病率。结果暴露组高血压发病率为34.72%(267/769),高于对照组的18.70%(187/1 000)(P0.05)。暴露组不同危险因素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及不同工龄人群间高血压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危险因素越多、年龄越大、工龄越长高血压发病率越高。结论火车司乘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有年轻化趋势,可能受工作环境不稳定、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以及噪声等因素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55例,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4.62%,正确指数为0.7212,误诊率15.38%,漏诊率12.50%,诊断符合率85.45%;弹性成像硬度评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00%,特异性为91.43%,正确指数为0.7643,误诊率8.57%,漏诊率15.00%,诊断符合率89.09%,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比较兔梗死心肌与室壁瘤心肌力学重构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26只健康新西兰白兔,6只作为对照组,20只作为实验组,结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制作室壁瘤模型,饲养4周后,根据超声及病理学检查有无室壁瘤形成将实验组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应用2D-STI分别测量并分析左室短轴观心尖水平各节段径向应变率(radial strain rate,SrR)和圆周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SrC)的收缩期峰值(SrR-S、SrC-S)、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SrR-E、SrC-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rR-A、SrC-A),并计算各节段应变率下降百分比.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及室壁瘤组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径向应变率及圆周应变率均降低,以室壁瘤组下降显著(P<0.05).②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室壁瘤组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径向应变率及圆周应变率下降百分比增大,以前壁、侧壁SrR-S、SrC-S下降百分比较显著(P<0.05).③前壁、侧壁SrR-S、SrC-S下降百分比与左室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分别为0.82、0.72、0.75、0.71.④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应变率下降百分比值60%为临界点,前壁、侧壁SrC-S及SrR-S下降百分比诊断室壁瘤的特异性分别为73.60%、78.20%、69.70%、83.30%,灵敏性分别为83.30%、84.40%、83.30%、67.70%.结论 室壁瘤形成后心肌力学重构以前壁及侧壁为主,前壁及侧壁收缩期心肌应变率下降百分比可作为室壁瘤心肌重构和反映心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5.
肝包虫是我国西北牧区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解放军第 2 3医院 1997年~ 2 0 0 2年共收治肝包虫病病人 8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84例中男 5 2例 ,女 32例 ;年龄 8~ 6 3岁 ,平均 3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或右上腹饱胀伴皮肤瘙痒 ;2例因外伤出现右上腹剧痛 ,休克 1例 ,低热 (38℃以下 ) 6例 ,黄疸 12例 ,肝肿大 71例 ,5 8例肝区或右上腹可触及包块 ,肝区明显叩击痛 8例 ,4 9例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cusoni试验阳性 73例 ,弱阳性 5例 ,阴性 6例。B超均示肝脏液性占位病变 ,其中 72例见双层壁… 相似文献
26.
任何创伤的愈合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任何修复过程都伴有血管的变化,无论从瘢痕的临床表现、瘢痕的超微结构,还是治疗机制、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上,无不与瘢痕的微血管构筑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最重要的正向调控因子,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值,并在体内诱导血管形成。因此,VEGF及其受体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综述VEGF及其在瘢痕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28.
29.
翟虹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3)
目的 探讨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匹斯汀,疗程4周,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两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和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和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例治愈者复发2例(13.33%),对照组10例治愈者复发4例(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对照组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短期内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37岁,发现左乳包块1周,伴间歇性隐痛,无红肿,无乳头溢乳.乳腺钼靶片提示:左乳外结构不良并多枚散在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乳外上象限2点位可见一大小约9.9mm×7.7mm的中低回声包块,界尚清,周边可见低回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