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5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93篇
内科学   57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31篇
外科学   426篇
综合类   1566篇
预防医学   505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40篇
  1篇
中国医学   613篇
肿瘤学   17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对心肌质量和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 5例 ,服贝那普利 10~ 3 0mg/d ,12个月。 结果  服贝那普利后高血压病人左室质量指数平均减低 2 3± 16g/m2 ,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左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 (PVE)增高 8± 6cm/s,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比值 (AE)降低 0 3±0 14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IVRT)缩短 3 0± 5ms ,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对逆转左室肥厚 ,改善舒张功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如救治不及时 ,发病数小时至数日即死亡 ,病死率高 ,严重危及生命。2 0 0 2年我科收治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2 3例 ,实施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中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6 0~ 74岁。均有长期高血压病史。2例饮酒后发病 ,其余均在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发病。发病后意识朦胧 4例 ,浅昏迷 9例 ,中昏迷 5例 ,深昏迷 3例 ,出现去脑强直 2例。术前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6例 ,肢体偏瘫 12例 ,呕吐 2 0例 ,有急性脑受压表现 8例 ,消化道出血 4例。于发病后 5h内手术 6例 ,其他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在小儿各年龄组的变化。方法  0~ 2 8d,~ 3岁 ,~ 7岁 ,~ 14岁各年龄组选择 3 0名健康儿童 ,采用郭氏法 ,用微量指血检测红细胞 C3 b补体受体粘附率 ( RC3 b R)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粘附率 ( RICR) ,肿瘤红细胞粘附率 ( TRR) ,同时选择 3 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结果 儿童期各年龄组 RC3 b R、RICR、TRR与成人比较 ,儿童期男女之间比较 ,新生儿与成人比较 ,P均 >0 .0 5。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 :RC3 b R、RICR、TRR从新生儿一出生已达成人水平 ,儿童各年龄段无明显变化 ,可作为小儿预防免疫复合物疾病的一项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4.
儿童白血病、淋巴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对急性白血病(AL)、淋巴瘤(ML)患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14例AL、ML发生ARD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问题。资料显示,14例ARDS均有三凹症、呼吸窘迫、口唇发绀、动脉血氧分压(Pa02)<50mmHg、氧合指数(Pa02/FiO2)≤200mmHg。9例于化疗诱导、巩固期严重感染后发生,其中肺部感染6例,败血症休克3例,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5例。14例ARDS患儿于疾病高峰期胸部X线均显示肺间质改变伴广泛肺泡渗出浸润,病变多累及全肺或>l/2肺。应用抗感染、休克、纠正酸碱平衡、IVIG及G—CSF支持治疗,14例早期经鼻或面罩吸氧,5例病程中接受机械通气,2例分别用吸入一氧化氮(NO)及气道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恢复2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7例。表明AL、ML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突然呼吸增快,应列为高危病例进行密切观察和血气随访,积极治疗;通气方式选用甚为重要,对常规吸氧难以纠正低氧血症者及早建立人工通气,实行高频通气,早期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NO等治疗,可能会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85.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1 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与SOD活性,MDA、NO含量及IL-2、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同时检测血浆IL-2、TNF-α、NO水平。结果 当归多糖(250、500、 1000 mg·kg~(-1))灌肠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值,MDA、NO含量,MPO活性及IL-2、TNF-α水平,使显著降低的SOD活性,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不明显。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86.
踝关节骨折脱位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其损伤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处理不当,易引起踝关节严重功能障碍,应引起临床骨科医师高度重视。从1989年~2003年对120例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进行手术治疗,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87.
"培土宁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追溯发现,“培土宁风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及唐、宋,发微于金、元、明、清,王旭高则明确提出“培土宁风法”。本法之含义:一是通过健脾益气,实卫固表,达到抵御或祛除外邪;二是通过补益脾胃,益气滋阴,达到预防或消除内生风邪。  相似文献   
88.
先天性胆囊缺如伴罕见临床表现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们诊治的2例和1989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先天性胆囊缺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9例中误诊17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变异的认识,加强对胆囊轮廓不清或不显影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结论:有胆管并发症者及时手术探查,无并发症者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89.
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占肺癌的75 %~ 80 % ,总 5年生存率约 13% ,每年非小细胞肺癌致死率超过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的总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但 2 / 3以上为中晚期患者 ,不适合手术。放射治疗是并发症最少也是最有疗效的非外科治疗方法。但多年来 ,放射治疗疗效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原因为局部失控。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是一种提高治疗增益的物理措施 ,它能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 (靶区 )的形状一致 ,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目前普遍认为适形放疗有望提高 NSCL C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90.
加热和病毒感染对胃癌细胞HSP 70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加热法及新城疫病毒(NDV)单独或联合体外诱导BGC-823胃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加热及NDV感染BGC-823胃癌细胞,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状况,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及RNA斑点杂交检测感染及加热后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及胃癌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加热及NDV感染对BGC-823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加热和感染均可使细胞高表达HSP70及其mRNA,细胞凋亡率增加,G2、S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PI)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热法与NDV感染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增强胃癌细胞HSP70及其mRNA的表达且有较强的杀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