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估精准定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不愈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对47例不愈合的陈旧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行精准定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病椎前缘压缩率、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术后VAS和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愈合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通过术前计算骨折不愈合区域面积、术中精准定向穿刺、准确控制注射骨水泥到骨折不愈合位置、精确控制骨水泥注入量,增加了病椎的刚度和强度,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应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老年人慢性病的病情发展,减轻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 调查180名慢性病老人在应用该模式进行慢性病管理前、后的慢性病控制情况和直接经济负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2.0,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12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后,老人住院事件及住院费用均有所减少,其中住院次数平均减少0.24次,住院天数平均减少10.41天,住院费用平均减少11 144元。因慢性病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大致减少8 844.5元,占未应用该模式时老人平均住院费用的33.8%。结论 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病情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因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首次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 C和hs-CRP浓度,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并分析其与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随着相关治疗逐渐降低,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s-CRP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Cys C、hs-CRP水平与治疗3个月后的NIHSS评分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这两项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肠球菌毒力相关性兔心内膜炎模型,用于肠球菌类毒力因子的研究.方法:用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标准毒株OG1RF和粪肠球菌sprE基因缺陷突变株来建立兔心内膜炎模型,通过心内膜炎相关指标的检测来判断毒力下降情况.结果:突变株在兔心内膜炎模型中产生赘生物的大小、重量以及菌落计数都明显低于标准株.结论:肠球菌毒力相关性兔心内膜炎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肠球菌其他可能毒力因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经足三里穴位注射(实验组)和臀大肌肌肉注射(对照组)维生素B1,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两方面来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生、酒五味子对失眠小鼠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生五味子组、酒五味子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甲状腺素溶液建立失眠小鼠模型,每天造模结束后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地西泮和生、酒五味子。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记录小鼠总活动距离及直立次数;记录小鼠的脑电和肌电信号,分析睡眠觉醒期(wake)、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所占时间比;检测小鼠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含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荧光强度;检测时钟基因Bmal1、生物钟基因Clock、周期基因Per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相对萎靡,饮食量和饮水量增加,体质量降低,毛发粗糙无光泽,昼夜节律出现不规律现象;总活动距离、直立次数显著降低;wake所占时间比显著上升,REM、NREM所占时间比...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新疆农牧民静坐行为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为农牧民心血管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4月,完成新疆自然人群队列的基线调查,对其中农牧民的人口学信息、体力活动等进行分析,应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计算农牧民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静坐行为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腰围和BMI的中介作用。结果 纳入农牧民12 528人,将静坐行为分为视屏静坐、阅读静坐和休闲娱乐静坐。经文化程度、地区、腹型肥胖、饮酒校正后,与总静坐时间<2h/d者相比,2~<3 h/d者和≥3 h/d者心血管病风险分别增加16.8%(OR=1.168,95%CI:1.003~1.359)和40.1%(OR=1.401,95%CI:1.201~1.634)。视屏静坐时间≥4 h/d者是心血管病风险的危险因素(OR=1.838,95%CI:1.346~2.509);阅读静坐时间≥2 h/d是心血管病风险的保护因素(OR=0.526,95%CI:0.420~0.660)。未发现休闲娱乐静坐时间与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χ2=0....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按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 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对传统手术与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血管旁路移植术与腔内介入治疗下肢慢性动脉缺血患者2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7例,女64例,男女之比为2.14:1.平均年龄(67±12)岁,其中>70岁患者共101例(占50.2%).结果 (1)腔内介入治疗术后6、12、24个月股浅动脉支架植入通畅率(100.0%、89.8%、75.0%)优于单纯扩张(82.4%、62.5%、3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旁路移植术后24个月二期通畅率88.0%优于介入支架7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2,P<0.05).结论 血管旁路移植适宜于TASC C、D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适宜于TASC A、B型股浅动脉短段闭塞,且支架植入优于单纯扩张;尽管腔内介入通畅率低于传统手术,但其具有的安全、快捷、可重复性高的特点,使其在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9.
成都地区育龄妇女子宫测量结果及在宫腔镜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宫腔镜手术中,切割深度的掌握一直使妇科临床医生感到棘手。切割过深易导致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切割过浅则术后出血和病变复发率高。在B超监测下行宫腔镜手术可较好地掌握切割深度。但目前国内尚无育龄妇女正常子宫壁厚度的数据模型,B超监测下宫腔镜的手术操作无明确的终止标准。为提供我国育龄妇女子宫壁厚度的可靠数据,2000年1月至4月,我们用B超测量了成都地区正常育龄妇女628例的子宫壁厚度,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上述期间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二院B超室检查的成都地区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10.
微孔杂交技术诊断肺外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三种技术有机结合,从分子水平检测结核杆菌,为临床诊断肺外结核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使用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核杆菌(TB)DNA,带有生物素的产物与包被在微孔板内的靶基因杂交,加入酶标链毒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最后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2MH2SO4终止反应。根据酶标仪检测各孔吸光度判断结果。结果通过对临床高度怀疑为肺外结核的408份标本的检测,PCR微孔板杂交法的检出率为43.6%,培养法的检出率为25.9%直接涂片抗酸染色为6.4%。结论 PCR杂交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助于临床准确、快速诊断肺外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