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探讨NCT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R、PR、HER-2及Ki-67表达状况。进行NCT 4~6个周期后手术。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参数与疗效分析用χ2检验,影响预后因素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Ki-67表达与ER(r=-0.174,P=0.002)和PR(r=-0.132,P=0.019)呈负相关,与HER2(r=0.140, P=0.012)和乳腺肿瘤大小(r=0.132,P=0.019)呈正相关;ER阴性组pCR率显著高于ER阳性组(26.9%vs 7.4%,χ2=22.761,P=0.000);PR阴性组pCR率显著高于阳性组(22.7%vs 10.9%,χ2=7.950,P=0.005);Ki-67高表达组pCR率18.0%(41/228)优于Ki-67低表达组8.6%(8/92)(χ2=4.552,P=0.033);化疗后Ki-67表达下降组pCR率19.8%(48/243)优于未下降组1.3%(1/77)(χ2=15.356,P=0.000);各分子亚型间化疗疗效差异显著,Luminal A型pCR率为1.4%(1/71),Luminal B型pCR率为15.3%(25/163),HER2过表达型pCR率为31.3%(14/45),三阴性型pCR率为22.0%(9/41)(χ2=20.639,P=0.000);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Ki-67低表达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优于Ki-67高表达组,两者均为P=0.034。结论 Ki-67高表达患者对化疗更敏感,但预后较差。化疗前Ki-67的表达和化疗后Ki-67变化是影响DFS独立的预后因素。ER、PR、Ki-67指数及分子分型可以作为NCT疗效的预测指标,Ki-67指数与ER、PR、HER2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药物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组学应用于药物研究和新药研发,从而实现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不同患者在预后和化疗疗效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对NSCLC采用药物基因组学试图使患者接受最合适的药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方法rh-Apo2L皮试阴性的志愿者,接受该药静脉滴注2 h,qd,连用14 d,观察14 d;按"3+3"原则进行剂量爬坡,每组3~6例.结果入组22例,2例皮试阳性退出研究.rh-Apo2L由10递增至300 μg·kg-1·d-1共6个剂量组.除Ⅲ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余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疲劳、乏力、皮肤黏膜改变、消化道反应、心血管系统毒性、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所有毒性均可在停药2周内恢复;最大耐受剂量为200 μg·kg-1·d-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良好,推荐进行Ⅱ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90α,HSP-90α)表达水平差异,及在乳腺癌诊断、监测疗效、预测复发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1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试验组399例和对照组216例。试验组均为乳腺癌患者,再分为静态组289例和动态组110例,静态组根据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等进行分类分析,动态组用于动态疗效分析;对照组包括健康对照人群10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1例及非乳腺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SP-90α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浆中HSP-90α表达水平作为乳腺癌诊断、复发的截断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因素与HSP-90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且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取HSP-90α表达水平为59.7 ng/mL与43.22 ng/mL作为诊断乳腺癌和预测肿瘤复发的临界值时,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4与0.8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78.6%与95.7%和74.5%。新辅助治疗有效者及手术前后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对乳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扬  徐兵河  李青 《中国肿瘤》2018,27(2):150-154
摘 要:[目的] 分析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101例腋窝淋巴结阴性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通过病例记录和系列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中位随访12.18 年 (0.18~19.47年),全组共有3例患者失访,10例发生局部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远地转移(其中6例同时伴有区域复发),11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13例患者死亡。全组10年无病生存率、无疾病复发生存率、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0.0%、75.1%、83.4% 和 87.2%。淋巴结解剖个数≤10个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36)。肿瘤大小是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0),但对远地转移和生存均无影响。[结论] 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尚好,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解剖个数分别是疾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参产业的尴尬局面谁之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人参在中国素有"中药之王"的美誉,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较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随着"绿色健康理念"在全球的逐渐升温以及消费者对保健养生观念的加强,人参产业迎来了一个难得发展的机遇,对中国参业来说形势也愈发严峻。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半年中成药进出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6月份,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中药进出口总额达到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额9亿美元,进口额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罗扬  冯奉仪 《癌症进展》2008,6(2):152-156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属抑癌基因,RRM1可以激发G2期检测点功能,使受损的DNA得以修复或者发生凋亡,并具有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另外RRM1还可以调节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是抗代谢药吉西他滨作用的靶分子,RRM1高表达的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内切修复交叉补体1(ERCC1)是细胞内负责修复受损DNA的核苷酸内切修复通路中的限速酶,可以识别和去除铂-DNA附加物而导致细胞对铂类耐药。本文综述RRM1和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和化疗个体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100例18-76岁患者左右手背浅静脉血管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右手)采用向心穿刺留置套管针;观察组(左手)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两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最长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次数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最长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