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鼻腔移行细胞癌临床表现为鼻塞进行性加重及间断性出现脓血性分泌物、头痛和听力下降。巨检示质灰红色碎组织,质地中等。镜下见细胞呈巢状、乳头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浸润性生长,嗜碱或透亮。免疫组织化学示P63、CK5/6、CK18、UroplakinIII、CerbB-2、p53和CEA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30%,而S-100,Cga,Syn,Calponin均阴性。鼻腔原发移行细胞癌较为罕见,临床易误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72.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与卒中情况。 方法调查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房颤患者30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情况、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INR值、华法林剂量、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情况,分析抗凝治疗的规范性及其与临床后果的关系。 结果住院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2±11)岁,房颤类型以非瓣膜型房颤为主,占93.7%(282/301),58.8%的房颤患者采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4%接受NOAC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抗凝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0% vs 20.5%,P=0.025)。瓣膜型和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后INR达标(INR 2.0~3.0)的比率分别为15.8%和7.1%。 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腧穴和腧穴所属经脉的数据库。结果:经检索共纳入文献264篇,其特点表现为:(1)早期古代文献记载的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应用的腧穴较少,涉及经脉不多;明朝起灸疗应用的经脉和腧穴明显增多,配穴增加。(2)经脉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二者配伍使用的支持度为26.89%,置信度35.21%,置信度最高,常配伍出现。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配伍使用较多。(3)腧穴频次较高的是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气海-关元-神阙为最常配伍腧穴。结论:从明朝开始,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涉及的经脉更广泛,腧穴明显增多,且注重配穴。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中任脉和足阳明胃经应用最多,足太阴脾经常配伍使用;腧穴中气海、关元、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常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之间的联系,揭示胰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从35例胰腺癌患者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SSCP法检测标本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MSP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35例胰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7例,低度不稳定14例,稳定11例,正常组织中没有出现微卫星不稳定,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在微卫星不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在微卫星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呈正常表达。35例胰腺癌中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为60%(21/35)。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腺癌有关的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hMLH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而hMLH1的表达失活则可能导致MSI的产生,促进胰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正1病例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加重4 d"入院。患者常于劳累后出现胸骨后中下段疼痛,无放射痛,凌晨多发,伴大汗,持续3~5 min,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近4 d来上诉症状频发,持续时间较前延长,且均大于15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于2016年10月22日入我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吸烟史,体检未见心肺阳性体征。入院急查肌钙蛋白(cTnI)1.050 ng/ml(参考值0.034 ng/ml)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6 ng/ml(参考值2.03 ng/ml)升高,入院心电图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77.
恶性黑色素瘤5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组织学类型检测:上皮细胞为主型33例,占57.89%;梭形细胞为主型16例,占28.07%;混合细胞型8例,占14.04%。(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黑色素瘤标记物45(human melanoma marker 45, HMB45)阳性53例,占92.98%;S-100蛋白阳性55例,占96.49%;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52例,占91.23%;Ki-67阳性57例,占100%;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阳性3例,占5.26%;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阳性5例,占8.77%;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 LCA)、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以及结蛋白(desmin)均阴性表达。(3)发生部位:下肢24例(其中足部19例),躯干7例,头颈部9例,上肢7例,黏膜部位10例。(4)术前诊断:色素痣25例,恶性黑色素瘤13例,待查19例。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好发于四肢,细胞形态及组织学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胃肠道间质瘤( 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的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及非一般血管脂肪组织的、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胃肠道全长范围均可发生,也可能发生在网膜、肠系膜、腹膜及后腹膜等处[1]。由于以往对GIST的认识不足,临床术前诊断困难,病理组织学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复杂多样,易误诊为胃肠道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等,本文旨在对GIST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9.
PINK1是一种线粒体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功能失调中起保护性作用.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时,PINK1募集parkin蛋白诱导线粒体自噬.生理状态下,PINK1在线粒体中被剪切并释放入胞质促进神经元分化.PINK1突变能够导致常染色体隐性早发帕金森病.在非神经退行性疾病中,PINK1通过激活胞质AKT信号通路、与线粒体抗凋亡蛋白Bcl-XL相互作用等机制,调节神经胶质瘤、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凋亡.本文对PINK1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比较高速涡轮牙钻磨牙去骨法与锤凿劈牙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对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9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高速涡轮牙钻磨牙去骨法和锤凿劈牙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高速涡轮牙钻磨牙去骨法拔除了颌阻生智齿具有准确去骨截冠、振动小、创伤轻微和对患者心理影响小等优点,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