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74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鼓膜外伤性穿孔后的自然愈合情况及穿孔部位对穿孔愈合的影响。方法:以放大电耳镜观察57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自然愈合情况,连续8周。结果:57例鼓膜外伤患者中有48例穿孔愈合;9例未愈(其中伤及脐部的7例穿孔均未愈)。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大多能自行愈合,但伤及脐部的穿孔则难以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早期关闭造瘘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6例,将术后14 d行早期造瘘口还纳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后3个月行造瘘口还纳术进行瘘口关闭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L)、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重度LA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6个月LARS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L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术前,疼痛感觉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消融区组织内细胞活性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评估的患者20例24个消融区。使用切割式活检针分别对消融区中央域及边缘域进行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取得标本条置入液氮制成冰冻切片。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的活性,并与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对比。结果 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24个消融区的中央域及边缘域均成功取材。消融区中央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5.83%(23/24)。消融区边缘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1.67%(22/24)。23个中央域及22个边缘域的H-E染色切片均显示为红染无结构的大片坏死组织;1个中央域、2个边缘域H-E染色切片显示部分为坏死结构、部分为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处与酶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区域位置一致。结论 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甲状腺结节消融区组织符合凝固性坏死改变,仍处于失活状态,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H-E染色能够对陈旧消融区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可调式人工椎体的改进及其在胸腰椎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骨组织工程学角度改进可调式人工椎体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用于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方法用钛合金制成的框架式结构的可调式人工椎体,表面喷涂羟基磷灰石。在彻底切除病灶,恢复病椎骨膜功能,营造病椎局部良好血运环境的基础上,撑开椎体、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固定并维持脊柱稳定性、植骨重建骨性结构。治疗破坏较重的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19例,胸椎体结核9例,腰椎体结核10例。其中完全截瘫4例,不完全截瘫7例,有马尾神经综合征8例。均有后凸畸形20°~45°,平均32.7°。合并肺结核15例。术后定期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30个月,其中18个月以上11例,平均16个月。2例完全截瘫患者,1例感觉部分恢复,截瘫指数5;1例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部分恢复,截瘫指数3;余17例完全恢复。后凸畸形纠正20°~35°,平均29.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骨重建理想、人工椎体稳定,ESR、血象等基本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全程、规律、足量、联合的抗结核化疗保护下,彻底切除结核病灶,应用改进的可调式人工椎体治疗由胸腰椎结核引起的严重骨缺损及其并发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深海鱼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保健品, 其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势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对其主要的有效成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将主要对omega-3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omega-3以其在抗炎、抗氧化、稳定细胞膜、调节代谢等多靶点、多器官的综合治疗优势, 以及保健药品日常服用的预防属性, 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脊柱脊髓损伤等多种急性、慢性骨科疾病中展现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潜力。尤其是脂肪酸受体GPR120识别脂肪酸中不同单双键的位置, 从而耦联下游不同效应器蛋白, 以及omega-3激活GPR120-Gs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进展, 进一步加快了高亲和力鱼油替代品的研发进程及其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侧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为下一步建立下颌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锥形束CT检查,上颌骨定点匹配重叠后定量分析术前与术后下颌骨形态、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单侧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健侧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骨缺损不累及髁突的患者,重建术后患侧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骨缺损累及髁突的患者,重建术后患侧下颌骨的形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髁突位置表现为向外向下移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侧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术可以健侧下颌骨作为匹配区域分析患侧下颌骨形态及位置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下颌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衰竭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亦很高。我院自1982年10月成立PIU以来,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诊断、治疗及护理方面部有很大提高。现将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共29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9例,男26例,女3例。年龄1~3个月26例,5~8个月3例,本组年龄特点是3个月以内小  相似文献   
8.
祛瘀通痹汤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以下简称膝OA)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及致残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根据膝OA以肝肾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主,风寒湿邪为诱因且可加重病情的病因病机,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出的治疗膝OA的祛瘀通痹汤,经多年临床应用,可明显减轻膝OA患者的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软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大明  程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27-2028,2047
目的探讨生骨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探讨生骨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细胞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观察生骨注射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ALP表达的影响。结果生骨注射液对成骨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分化作用。结论生骨注射液具有刺激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这可能是生骨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干预措施 ,以提高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水平。方法  16 0 0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85 0名 ,对照组 75 0名 ,对干预组给予弱视知识普及教育及检查方法指导 ,共进行 6个月 ,比较两组儿童弱视的平均发现年龄。结果 干预组儿童弱视平均发现年龄提前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干预组中学龄前儿童在发病人数中所占比例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干预方法能明显提高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水平 ,适于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