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6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362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212篇
临床医学   1441篇
内科学   842篇
皮肤病学   164篇
神经病学   152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3033篇
预防医学   1402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190篇
  21篇
中国医学   1631篇
肿瘤学   23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0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大鼠肛门直肠畸形的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正常的和畸形的肛门直肠发育过程,探讨肛门直肠畸形的胚胎发生机制。方法:用乙烯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致畸21只孕鼠共生产泄殖腔畸形和无肛畸形胎鼠(204只)。胎龄12.5-20d的正常(n=223)及泄殖腔发育畸形的胎鼠正中矢状连续切片HE染色。连续动态对比观察泄殖腔及肛门直肠的发育过程。结果:泄殖腔发育过程中,胎龄15d前的正常鼠胚,尿直肠隔将泄殖分为腹侧的尿生殖窦和背侧的直肠两部分,二者共同相通于泄殖腔管,尿直肠隔下降与泄殖腔膜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胚胎15d时与泄殖腔膜融合,直肠与膀胱分离。16d时肛膜破裂,直肠与尾沟相通。ETU致畸的胎鼠泄殖腔发育中有以下下特点;(1)尿直肠隔始终未与泄殖腔膜融合;(2)泄殖腔构型异常;(3)泄殖腔膜过短;(4)没有尾沟形成。ETU致畸胎鼠中所有的无肛畸形均为泄殖腔畸形和直肠尿道瘘。结论:鼠胚胎15d时尿直肠隔与泄殖腔膜融合。胚胎16d肛膜完全破裂,直肠与外界相通。泄殖腔构型的变化以及尿直肠隔下降并与泄殖腔隔合使直肠与膀胱分离。尿直肠隔与泄殖腔膜融合是直肠和膀胱分离的决定因素。肛门直肠畸形发生与泄殖腔构型异常以及尿直肠隔未与泄殖腔膜融合等因素有关。尿直肠隔未与泄殖腔融合是ETU诱导的大鼠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2.
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3 5岁。 1年前自觉左侧大阴唇处有一红枣大的无痛性肿块 ,呈进行性增大 ,现已如鸡蛋大 ,因要求手术治疗于 2 0 0 1年 4月2 6日入院。入院诊断 :左外阴脂肪瘤。妇科检查 :左大阴唇外侧可见皮肤局限性隆起 ,呈椭圆形 ,色泽如常 ,肿块边界不清楚 ,质地软 ,无压痛 ,局部有囊样感 ,欠活动 ,大小约 6cm× 5cm× 4cm。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倾前屈 ,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异常。 2 0 0 1年 4月 2 9日于腰麻下行外阴肿块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呈长条状 ,向盆腔延续 ,无明显包膜。术中快速病理报告 :间叶性成分 ,纤维样、脂肪样及血管组织…  相似文献   
123.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扎来普隆(zaleplon)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失眠患者进行扎来普隆和佐匹克隆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其中扎来普隆组30例(5—10mg/d),佐匹克隆组30例(7.5—15mg/d),共治疗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扎来普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佐匹克隆组为70.00%。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D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均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昏、口干、头痛、恶心等。停药后,反弹性失眠较少。结论:扎来普隆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4.
中药外敷治疗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平  张培瑜  翟宇强 《陕西中医》2004,25(10):899-900
目的 :尝试并研究中药敷脐方法预防及辅助治疗术后膀胱痉挛。方法 :自拟中药方(香附、元胡、小蓟、艾叶、没药、乳香 )研粉调糊熨敷于术后患者脐部 ,分别观察预防及辅助治疗膀胱痉挛的疗效 ,并分别做对照试验。结果 :术后患者即刻中药敷脐 ,膀胱痉挛发生率为 4.88% ,低于对照组 1 9.45 %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已发生膀胱痉挛者配合传统治疗同时中药敷脐 ,痉挛缓解率为 65 .79% ,与对照组之缓解率 2 5 .0 0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中药敷脐能有效预防及缓解术后膀胱痉挛 ,且有操作简便 ,作用快 ,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5.
大黄抗衰老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具有增强生命活力、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提高SOD活力及降血脂等抗衰老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关于蒙医药学的形成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以及同自然界、疾病做斗争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历史上他吸收相关民族的医学精华,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蒙医药学具有自己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蒙医药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与蒙古族历史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有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华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蒙医药学作为民族的、特色的、科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应该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7.
膀胱癌组织及尿脱落细胞CD44V6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 CD4 4 V6的表达对膀胱癌诊断的意义 ,以及 CD4 4 V6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 4 1例膀胱癌及 37例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涂片进行 HE染色及免疫组化 S- P法染色 ;术后对膀胱癌组织和对照组膀胱黏膜组织进行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S- P法染色。结果 细胞涂片传统细胞学法敏感性 34.1% ,特异性为 94 .6 % ;CD4 4 V6免疫组化法敏感性为 73.2 % ,特异性为 89.2 % ,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膀胱癌 CD4 4 V6阳性表达率 , 级为 10 0 .0 % ( 7/ 7) , 级为 75 .0 % ( 15 / 2 0 ) , 级为 6 4 .3% ( 9/ 14 )。膀胱癌 CD4 4 V6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呈负相关 ( P<0 .0 5 )。膀胱癌 CD4 4 V6阳性表达率 Ta~ 1 组为 92 .3% ( 2 4 /2 6 ) ,T2~ 4 组为 6 0 .0 % ( 9/ 1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肌层浸润者 CD4 4 V6表达较无肌层浸润者低。结论 膀胱癌 CD4 4 V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显著性关系。膀胱癌组织学分级越高 ,则 CD4 4 V6阳性越低。膀胱癌肌层浸润者 CD4 4 V6的阳性表达较无肌层浸润者显著降低。尿脱落细胞 CD4 4 V6免疫组化 S- P法优于常规细胞学检验法。  相似文献   
128.
治法 :穴取曲池。患者取卧位 (避免晕针 ) ,曲肘 ,双手放于胸前 ,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用 1 5寸毫针直刺 ,得气后拇指向后用力捻转 ,至滞针时 ,仍需在保持针感的前提下不断捻转 ,持续 1~ 5分钟 ,如患者头身汗出 ,即可停止捻转 ,留针 30分钟 ,如无汗出 ,可刺对侧穴位 ,重复上述手法。发热轻者每日针 1次 ,病情重者可每日针刺 2~ 3次 ;对定时发热者 ,在发热前半小时针刺 ;对有明显发热诱因者 ,应配合其他疗法祛除病因 ,治疗过程中 ,均停用一切退热药物。结果 :2 0 0 1年以来 ,共治疗 6 3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75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  相似文献   
129.
1 .病例资料3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1 6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38岁。双侧疼痛者 1 3人 ,单侧疼痛者 2 3人 ,病程最短者一个月 ,最长者八年。2 .诊断标准2 .1诊断要点 ①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常为长时间站立及行走的劳动者 ;②起病缓慢 ,多为一侧发病  相似文献   
130.
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献报道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有三,即膜通透性降低、靶酶改变及靶酶产生过多。本文对26株分离自艾滋病患者的耐氟康唑白念珠菌及通过诱变获得的白念珠菌ATCC14053五个氟康唑耐药突变菌落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唑类药物靶酶编码序列设计六对上下之间交叉重叠的引物,分六段(包括相当于调控序列所在部位)将目的基因扩增出来,采用Southern杂交、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方法对所获目的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排除了所有受试菌株因靶酶编码基因缺失而耐药的可能,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呈阳性,且耐药株之间也存在差异。故此,推测耐药性系因为靶酶编码序列多位点突变造成,这一点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另外,本实验结果不能排除另两条耐药机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