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单探针和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评估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9例常规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分别使用单探针和双探针CISH技术,对肿瘤标本的HER2基因状态进行检测,并按照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及美国病理家协会(ASCO/CAP)标准,计数HER2基因拷贝数或HER2/17号染色体的比值;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了HER2蛋白水平,与经CISH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在129例切片中,单探针CISH结果显示有7例(5%)为临界状态,而双探针CISH结果则无一例结果为临界.在其余122例标本中,单探针和双探针CISH的结果同为50例(41%)阴性和72例(59%)阳性,其中双探针CISH对单探针CISH的阴性和阳性结果的吻合率分别为88%(44/50)和92%(66/72),统计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κ=0.80,P<0.05).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和不一致的标本中,出现17号染色体异倍体的比例分别为38%(42/110)和53%(10/19).在109例IHC检测的HER2结果中,分别有34例(31%)被判读为(阳性),18例(17%)被判读为0~+(阴性)和57例(52%)被判读为(临界).结论 双探针CISH相对单探针而言,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可靠方法.双探针CISH能进一步明确判断单探针CISH结果判断不明确(临界状态)的HER2基因状态的标本,并提示17号染色体的异倍性可能会对个别乳腺癌HER2状态的解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随着新的标志物的发现和基因突变检测的逐步开展,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已不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但是其生物学行为仍然难以预料,判断时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和临床情况.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肿瘤分级分期方案主要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侵袭危险度分级方案(2008年修订版)和国际抗癌联盟的TNM肿瘤分期方案(201...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NS-DLBCL)围血管生长的机制。方法对22例PCNS-DLBCL进行临床、放射和病理观察及随访,免疫组化EnVision法行XBP1、CD44和IL-4表达分析,以17例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10例胶质母细胞瘤为对照。结果 22例PCNS-DLBCL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6岁,男女之比为1.4∶1。CT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MRI显示T1加权相低信号,T2加权相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镜检示肿瘤细胞大多围绕血管生长形成袖套样外观,实性区域仍伴有围血管生长特点。免疫组化示围血管生长的肿瘤细胞XBP1、IL-4和CD44强(+),表达率分别为95.5%、86.3%和77.3%,GFAP和CD34(-),与对照组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PCNS-DLBCL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细胞围血管生长显示独特的形态特点,与XBP1、CD44和IL-4的表达增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2例肿瘤均为复发病例,发病年龄分别为46岁和57岁。影像学上肿瘤为发生于骨髓腔内的体积较大、边界清楚的肿物。组织学上肿瘤由纤维及骨组织构成,细胞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示Vim阳性,SMA局灶阳性。结论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是骨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TP53突变型和野生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谱差异.方法 从cBioPortal数据库下载TCGA结直肠腺癌数据资料(GDAC Firehose),根据抑癌基因TP53突变状态将其分为突变型和野生型2种亚型.统计分析2种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和基因突变谱差异,并分析差异基因及差异基因蛋白的相互...  相似文献   
66.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的特殊类型腺癌,此型腺癌发生在胃内的屡见报道,但原发于肺的HAC极为罕见。经检索英文和国内文献,截止2002年仅见10例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PDGFRa基因的突变位点及类型,探讨其在GIS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CR—SSCP法和DNA测序检测22例GIST标本中PDGFRaexon12和exon18的基因突变,并以3例平滑肌瘤、1例神经鞘瘤、20例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结果22例GIST中共有5例发生了PDGFRα突变(22.7%),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正常胃肠道组织中未检测出PDGFRα的突变。PDGFRa的突变在良恶性、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PDGFRα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发展,但突变是否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和提示预后,仍需更多的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RES)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IHRE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遗传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例IHRES累及心瓣膜、脾、肝等脏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43%~65%,血液及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以成熟型为主;骨髓有核细胞RT-PCR基因扩增未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和FIP1L1-PDFGRA融合基因,G显带分析显示正常核型46XY。患者长期被误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结论IHRE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外周血、骨髓外,常累及多脏器如心瓣膜、脾、肝等,易造成误诊,鉴别诊断要排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相似文献   
69.
除了外科手段,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状态来确定。这些受体的表达提示针对这些通路的治疗方法可能有效。缺乏此类受体表达的乳腺癌被称为三阴性乳腺癌,该类乳腺癌因缺乏受体通路靶向的治疗而需要细胞毒性更强的化疗。为了寻求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很有必要将三阴性乳腺癌进一步划分亚型。根据表达雄激素受体(AR)与否,三阴性乳腺癌被分为AR阳性和AR阴性两类,后者成为了所谓的四阴性乳腺癌。与AR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不同,四阴性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基底样分子亚型。在四阴性乳腺癌中的几种亚型和相关的通路蛋白可能成为治疗的有效靶点,比如ACSL4、SKP2和EGFR。而ACSL4表达已经被证明与性激素或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呈负相关,因此可能成为四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缺血冬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猪慢性缺血冬眠心肌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心内注射腺病毒介导的bFGF(AdbFGF组)、空病毒(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每组7头猪,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核密度、核长度、心肌细胞直径以及心肌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的改变。结果与空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dbFGF组冬眠心肌处心肌细胞直径和核长度明显增加,而心肌细胞核密度明显降低。而且心肌细胞的增殖活性增高,凋亡减少。结论bFGF一方面诱导心肌细胞增殖分裂,促进冬眠心肌细胞肥大;另一方面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冬眠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