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656篇
预防医学   26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26篇
  4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慢性肝衰竭-器官衰竭评分(CLIF-SOFA)以及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工作组评分(AARC)评价终末期肝病(ESLD)合并感染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内科综合治疗病情稳定者(A组)和住院期间治疗无效死亡、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内科治疗无效行肝移植者(B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临床指标最差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器官替代治疗(包括机械通气、人工肝支持系统、肾脏替代治疗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4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效能。结果最终纳入522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存活381例,死亡141例,病死率为27. 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T、TBil、动脉血乳酸、国际标准化比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以及人工肝支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种评分系统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CTP评分[比值比(OR)=2. 308,95%可信区间(95%CI):0. 640~0. 796,P=0. 016]、MELD评分(OR=0. 632,95%CI:0. 638~0. 814,P=0. 007)、CLIF-SOFA评分(OR=1. 920,95%CI:0. 788~0. 908,P=0. 017)和AARC评分(OR=0. 713,95%CI:0. 751~0. 882,P=0. 005)是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均能预测ESLD合并感染患者的预后,其中CLIF-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 848,敏感度为0. 854,特异度为0. 690。结论 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及AARC评分均能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对抗感染治疗有指导作用,其中CLIF-SOFA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应用高分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对55例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 or developmental delay, MR/DD)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检测, 寻求与遗传学相关的致病因素, 探讨aCGH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可能的分子病因诊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3 年12月到本院儿科初步诊断为MR/DD的患儿55例, 应用25~50 K CytoScan HD芯片检测全基因组CNVs, 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析致病性CNVs。结果 在55例不明原因MR/DD患者中共检测到21例存在罕见CNVs。通过比对数据库, 21处CNVs确认为致病性CNVs。19例患者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2例为已知综合征患者, 其中1例为Turner综合征, 1例为1p36缺失综合征。结论 基因组CNVs相关的微缺失或微重复是不明原因MR/DD的病因之一, 这些片段均无法被常规染色体G带检查所识别。aCGH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的分子病因诊断水平, 对深入研究MR/DD病因机制有重要意义, 为患儿预后和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64431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3年共发生医院感染2636例,医院感染率为4.09%(2 636/64 431);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综合ICU、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为感染高发科室;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占52.48%(689/1 313).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务人员培训、规范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满意度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较对照组高。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病程,使病人受益、社会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25例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选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肺结核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招募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2HRZE/4HR);观察组采用2HRZE/4HR+维生素C治疗方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菌转阴、血常规、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n=66)治疗后痰菌转阴率(97.0%)、病灶缩小率(89.4%)和空洞闭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n=68,86.8%、75.0%和67.6%,P<0.05)。观察组结核症状消失时间[(10.7±1.3)d]、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13.5±1.4)d]显著短于对照组[(7.6±1.2)d和(10.1±1.3)d,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3%)和肝损伤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5.6%和35.3%,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3.2%,P<0.05)。结论:维生素C辅助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和药物肝损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继发性肾源性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术前通过高频超声、99mTc-MIBI甲状旁腺核素显像、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评估异位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及动脉血供情况,采用介入栓塞的方式阻断其供血动脉,从而使其逐渐缺血坏死失去功能。 结果第1例患者的异位甲状旁腺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后,其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迅速下降,血钙、血磷亦迅速下降,皮肤瘙痒、周身骨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第2例患者因供血动脉显示不清,加之术中难以配合,仅完成部分血管栓塞,其PTH、血钙、血磷等指标呈一过性下降,但最终疗效不佳。 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异位甲状旁腺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相对可靠、安全性高的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明确定位及供血动脉,术中尽量完全栓塞其供血动脉,但其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99.
目的用细胞共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建立新型抗HIV-1药物筛选方法,并判断这种方法在筛选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把JLTRG细胞和H9/HTLV-ⅢB细胞按照不同比例共培养24,48,72和96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强度和密度,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绿色荧光的表达,并确定培养体系中最佳细胞比例和培养时间。通过选出的最佳条件结合药物半衰期检测恩夫韦肽(T20)和依非韦伦(EFV)的有效性及药物半数抑制量(IC50)。采用HIV-1P24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判断其与药物浓度及平均荧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JLTRG细胞与H9/HTLV—ⅢB细胞按照10:1的细胞数量比例共培养72h为最佳培养比例和时间。以T20和EFV对共培养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着T20和EFV浓度的改变,共培养体系中JLTRG细胞感染HIV-1的程度不同,其IC50分别为10nmol/L和5nmol/L。T20和EFV药物浓度与平均荧光强度以及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1,-0.986和-1,-l,P〈0.01);平均荧光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986和l,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抗HIV一1药物筛选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方便等优点,可为抗HIV-1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长春市乳母膳食特点,评价乳母膳食是否符合营养学要求。方法:运用3天24 h膳食回顾法对251名产后20~22天的健康乳母进行膳食调查,应用金钥匙营养专家系统软件计算宏量营养素、部分矿物质、维生素及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结果: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较高,分别为推荐值的150.20%和131.29%;碳水化合物摄入略低,占推荐值的86.72%;优质蛋白质占64.24%。矿物质中铁、硒、铜、磷摄入量较高,分别占推荐值的131.20%、145.78%、138.21%和217.70%;钙、钠、锌较低,分别占推荐值的80.15%、58.01%和75.32%。维生素中Vit B3和VitE摄入较高,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149.28%和215.05%;而Vit B1、Vit C和叶酸摄入较低,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77.73%、64.36%和46.95%,其他营养素摄入量较合理。膳食中n-6/n-3 PUFA比值适当。结论:应适当减少脂肪、蛋白质摄入,考虑通过乳制品增加钙摄入,选择含钠、锌及Vit B1、Vit C和叶酸丰富的食物增加其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