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利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前、后血清CA19-9水平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应的预后、预测与疗效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放疗科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5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放疗前及放疗后4~6周CA19-9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MST)为13.8个月(2.0~58.0个月)。75例患者血清基线CA19-9中位水平为1 109 U/ml(4.70~70 000 U/ml),<1 109 U/ml组与≥1 109 U/ml组MST分别为14.0个月(95%CI:10.04~22.96个月)和9.0个月(95%CI:7.75~13.25个月)(χ2=6.31,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7.0个月(95%CI:5.58~8.42个月)和5.0个月(95%CI:3.81~6.20个月)(χ2=8.51,P<0.05)。放疗后4~6周血清CA19-9中位值为397.7 U/ml(11.02~43 250 U/ml),38例(38/49,77.6%)下降,11例(11/49,22.4%)上升,下降组、上升组MST分别为14.0个月(95%CI:7.24~20.77个月)和8.0个月(95%CI: 2.69~13.31个月)(χ2=11.19,P<0.05),mPFS分别为5.5个月(95%CI:4.05~6.95个月)和4.0个月(95%CI:1.98~6.02个月)(χ2=9.1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放疗后4~6周血清CA19-9下降程度截断值为60.9%,下降≥60.9%组与<60.9%组MST分别为33.5个月(95%CI:0.24~66.76个月)和9.0个月(95%CI:6.92~11.08个月)(χ2=13.80,P<0.05),mPFS分别为11.0个月(95%CI:3.44~18.56个月)和5.0个月(95%CI:3.91~6.09个月)(χ2=8.71,P<0.05)。结论 在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联合化疗中,基线血清CA19-9<1 109 U/ml的患者预后较好,放疗后4~6周血清CA19-9下降能及时、有效预测患者转移及生存情况,血清CA19-9下降≥60.9%的胰腺癌患者,半年内发生疾病进展可能性较低,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2.
我院采用米托葸醌(Mitoxantrono Mx)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例FAB分型(按1986年白血病分类分型标准)其中急淋4例(L_1 3例,L_2 1例),急非淋8例  相似文献   
6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75%-80%,其中近45%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Ⅲ期。临床上根据肿瘤累及的组织器官与是否有锁骨上或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N3)分为ⅢA及ⅢB期。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范围较广或总体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接受手术。已达成的共识是对ⅢA期T3N1患者应该与Ⅱ期患者一样考虑手术治疗,伴有恶性胸水的ⅢB期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可能,应采取姑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放疗科2010年7月~2012年6月治疗的55例行体部γ-刀放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清CA19-9水平,治疗后随访复查CA19-9水平;比较中位生存期(MST)及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①放疗前CA19-9水平正常者较升高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两者MST分别为13.9、8.5个月(P=0.02),1年PFS(83.3%比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②放疗后CA19-9下降者MST较CA19-9升高者明显延长(14.8比7.2个月,P=0.003),CA19-9下降幅度≥50%者较CA19-9下降〈50%者MST(15个月比7.3个月)明显延长(P=0.002),1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放疗前CA19-9升高的患者,放疗前CA19-9水平与MST(P=0.84)及1年PFS(P=1.00)无关。结论放疗前CA19-9基线水平正常和放疗后CA19-9下降的胰腺癌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预后,对于放疗前CA19-9水平升高的患者,放疗前CA19-9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66.
背景与目的尽管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推荐同步放化疗为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同步放化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适形或调强放疗合并紫杉醇每周三次用法和相同总剂量的每周一次用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劣,以优选放疗中紫杉醇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4月,全国多中心顺序入选符合条件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疗要求95%PTV达(60-70)Gy/(30-35)次/(6-7)周。结果共38例患者入组,每周三次用法组18例,1例治疗结束后1年出现3度放射性肺损伤,后因肺内感染呼吸衰竭死亡,3例患者出现1度-2度放射性肺炎,1例患者出现3度放射性食道炎,12例患者出现1度-2度放射性食道炎,13例患者出现1度-2度白细胞减少;每周一次用法组20例,3例患者出现3度放射性肺炎,3例患者出现2度放射性肺炎,1例患者出现3度放射性食道炎,10例患者出现1度-2度放射性食道炎,1例患者出现4度白细胞减少,14例患者出现1度-3度白细胞减少。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8.8%和50.0%(P=0.026)。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79%和67%(P=0.607)。结论适形或调强放疗合并紫杉醇每周三次用法较每周一次用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紫杉醇是由短叶紫杉或我国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份,因为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对耐药肿瘤细胞有效,是近年来受到临床广泛重视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紫杉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年,它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等。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体部γ刀治疗异时性双肾癌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和放射损伤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9例一侧肾癌根治术后发生对侧肾癌,但无再次手术机会的异时性双肾癌患者接受体部γ刀治疗资料。治疗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γ射线全身治疗计划系统。放疗计划要求50%剂量线覆盖计划靶体积(PTV),70%剂量线覆盖大体靶体积(GTV)。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单次照射量3~5 Gy,1次/d,5次/周。PTV边缘总剂量36~51 Gy,GTV边缘总剂量60~85 Gy。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随访截至2013年3月,随访率100%。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3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55.6%。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4.8%、43.2%、43.2%。全组患者放疗后中位生存期24(3~122)个月, 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7%、53.3%及35.6%。急性放射反应4例,包括骨髓抑制1级2例、胃肠反应1级2例;晚期放射反应2例,均为胃肠反应2级。所有患者放疗后KPS评分较前提高,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初步显示体部γ刀治疗异时性双侧肾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9.
读片窗     
患者 男,63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无发热、寒战、腹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既往无肝炎病史,无酗酒史.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246 U/L,球蛋白33.3g/L,甲胎蛋白正常,肝炎抗原、抗体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均为阴性.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0.
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可发生假性进展,但常规MRI对HGG假性进展的诊断价值有限。目前多种功能MRI技术已用于HGG假性进展与真性进展的鉴别诊断,包括扩散成像、1H-MR波谱成像(MRS)、灌注加权成像(PWI)、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等,联合这些功能MRI技术及人工智能可进一步改善诊断效能。就这些功能成像及其参数在假性进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