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分型、病因、治疗及分析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及分类国内最新标准,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12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有45.74%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其余亦缺乏特异性;有肝细胞型97例(75.19%),胆汁淤积型18例(13.95%),混合型14例(10.85%)。符合重症肝损伤者5例;很多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本研究最常见的为抗结核药、中药、抗细菌药;86.05%患者预后较好,主要肝功能指标于30 d内恢复至正常上限两倍以内。5例发展为肝功能衰竭,预后差。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无特异性症状,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本组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但以抗结核药、中药、抗细菌药发生率最高,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及时监测肝功能。在本组患者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大部分预后良好,但肝功能严重损害亦可发生,应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2.
王胜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999,4(3):66-67
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38例经常规内科治疗难于控制的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于床边行紧急胃镜检查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17 相似文献
23.
目的将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与外科姑息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适用范围。方法择取193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依据临床具体治疗手段予以分组,将其中98例采用胆管支架置入的患者设为支架组,其余95例采用外科姑息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外科组,对比治疗后两组情况。结果治疗后支架组肝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外科组(p〈0.05);治疗后两组退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支架组术后出现6例(61%)并发症,外科组术后8例(84%)并发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将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手段应用于恶性胆管梗阻,具有痛苦少、创伤小、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外科姑息手术,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恶性胆管梗阻和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因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174例,予内镜套扎治疗后,将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观察组(6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对照组(106例),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2.06%,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L预防再出血疗效较好,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无优势,且生长抑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对轻症病例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5.
3组短程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短程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活检或14C-UBT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162例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克拉霉素片250mg+奥美拉唑胶囊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B组采用克拉霉素片250mg+奥美拉唑胶囊20mg+呋喃唑酮片100mg,C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奥美拉唑胶囊20mg+呋喃唑酮片100mg.疗程均为1周.结果疗程结束后4周,HP根除率A组为90.7%,B组为87.0%,C组为70.4%.A、B组根除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间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短程疗法抗HP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含阿莫西林的三联短程疗法.克拉霉素可作为抗HP感染三联疗法中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并能够耐受APC治疗的患者37例,给予内镜下APC再通治疗,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后再狭窄的时间。结果 37例食管支架植入术再狭窄的患者31例经病理证实为新生癌组织堵塞管腔,6例为肉芽组织增生。37例患者共行48次APC再通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APC治疗为解除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扩张治疗和食管支架再植入相互补充,使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难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因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174例,予内镜套扎治疗后,将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观察组(6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对照组(106例),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2.06%,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L预防再出血疗效较好,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无优势,且生长抑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对轻症病例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1995年3月起,在内镜下用三腔二囊管改制的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62岁,平均35.4岁,病程由6个月至33年,全部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食物返流和营养障碍,经 X 线和内镜确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