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补骨脂素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利用雌激素受体(ER)α,β阳性T47D细胞和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观察补骨脂素的雌激素样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10-8mol.L-1雌二醇(E2)为阳性对照药,利用MTT细胞增殖试验观察1×10-5~1×10-9mol.L-1补骨脂素对T47D增殖的影响,同时观察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对T47D细胞雌激素效应基因PR 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为工具药进行干预。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引起T47D细胞ER-α,ER-β含量的变化。结果:1×10-5~1×10-7mol.L-1补骨脂素能够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对Ishikawa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T-PCR结果显示: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可使T47D细胞PR mRNA表达显著增加,表现出雌激素样作用,而且以上效应可被ICI 182,780拮抗。1×10-6mol.L-1和1×10-7mol.L-1补骨脂素还可诱导T47D细胞ER-α,ER-β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补骨脂素具有植物雌激素作用,并且其作用是通过ER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确定二仙汤及其拆方中是否在ICR小鼠体内有雌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子宫增重实验、ELISA实验法,通过对幼龄小鼠子宫湿重和血清中相关激素的影响,观测是否具有雌激素的作用。结果子宫增重实验中,淫羊藿组和茅二组可使动物子宫系数明显升高。在血清雌激素与睾酮含量水平测定实验中可以看出,四温组明显能升高小鼠的血清雌激素水平(P〈0.01),巴茅组的雌激素水平反而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二仙汤组、四温组、茅二组、淫羊藿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初步验证了二仙汤及其部分拆方的雌激素样作用。二仙汤各拆方组中,含有淫羊藿剂量大的组对小鼠子宫增重的幅度和雌激素水平明显大于淫羊藿剂量小和不含淫羊藿组,所以二仙汤的雌激素作用很可能是淫羊藿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在3次免疫后连续灌服育泡饮,以强的松为阳性对照,电镜观察小鼠卵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颗粒细胞胞体变小,各种细胞器明显减少。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核膜消失,线粒体肿胀,嵴减少,紊乱,内质网扩张。育泡饮各剂量组可见颗粒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细胞器数量增多,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大体正常,未见染色质凝聚。结论:育泡饮具有防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能抑制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四物汤及其组方的四味中药的药物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评价其植物雌激素活性.方法:正常性未成熟雌性SD大鼠,体重70±5g,按体重均衡和随机的原则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己烯雌酚组、四物汤组、熟地组、白芍组、当归组和川芎组),每天分别早、晚两次灌胃给药,给药均持续4d,第5d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0.22p.m微孔滤膜过滤,-20℃贮存备用.应用MTT法检测药物血清对MCF-7细胞增值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白芍、当归和川芎等中药的药物血清均可显著促进MCF-7细胞体外增殖(P<0.01),熟地可促进MCF-7细胞体外增殖(P<0.05),熟地、当归和川芎等中药的药物血清均可显著促使MCF-7细胞S期细胞数和细胞增殖指数PI增加(P<0.01),白芍的药物血清均可促使MCF-7细胞增殖指数PI增加(P<0.05),而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物汤复方的舍药血清使MCF-7细胞数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当归、川芎和四物汤的药物血清均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熟地、白芍、当归和川芎等中药有植物雌激素活性,本实验配伍比例条件下,四物汤复方的植物雌激素活性弱于其组方的各味中药.  相似文献   
35.
四物汤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 :观察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为阐明四物汤补血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 3.5Gy60Coγ射线全身 1次性照射 ,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利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胶内酶切、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 ,结合生物信息学 ,分离、分析、鉴定蛋白质。结果 :四物汤可以逆转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 10个上调和 5个下调的蛋白质。其中 8个蛋白质可能分别是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质 1、蛋白酶体26SATP酶亚组分 4、造血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H-ra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 14及Lgals12。结论 :四物汤能调节骨髓蛋白质表达 ,并可能由此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发挥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36.
妇女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低下而引发称之为“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如潮热、盗汗、烦躁、失眠、心悸等,为预防与治疗绝经期综合症,临床常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鉴于HRT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0年11月16日已将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列入致癌物质的名单。这就促使人们去寻找安全性更强的天然雌激素替代物。大豆异黄酮具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而无显著的副作用,因而受到  相似文献   
37.
背景:去卵巢动物多用于女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模型,但少有研究去卵巢对动物能量平衡的影响。以前研究大豆异黄酮可降低高脂饲料引起的大鼠高脂血症,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动物的能量代谢如何?目的:探讨大豆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对去卵巢大鼠能量代谢的药理作用,为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细胞与生物化学实验室。材料:Wistar大鼠90只(SFP级,合格证号:scxk11-00-006)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高剂量大豆黄酮组、低剂量大豆黄酮组、高剂量大豆提取物组、低剂量大豆提取物组、大豆多糖组,每组10只。干预:除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每周测量一次体质量、日进食量。6周后处死动物,计算饲料转化率,测量身长,计算体质量系数,分离腹部脂肪并称重。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豆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腹部脂肪堆积的作用。②大豆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进食量的影响。③大豆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饲料转化率的作用。结果:切除卵巢后动物进食量、体质量与体质量系数增加、饲料转化率加大,腹部脂肪堆积。雌激素组、大豆提取物组及大豆黄酮组均不同程度减弱去卵巢引起的能量代谢改变,但大豆多糖无作用。结论:去卵巢大鼠可作为更年期妇女肥胖的动物模型,大豆提取物有减弱去卵巢引起的体质量增加、进食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等病理改变,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 ,是以上皮细胞损伤及基底膜脱落、间质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过度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肺泡气体交换单位重塑为特点的一种肺部疾病。由于气体交换单位进行性丢失,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它的病因至今未明。传统观点认为,慢性炎症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肺部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近来大量研究显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纤维化形成可以独立于炎症而发生,临床抗炎治疗收效甚微,这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成纤维细胞灶的形成提示IPF病理变化中肯定存在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失衡。…  相似文献   
39.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在浓度5~80μmol/L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03年8~12月应用胶原酶阶梯消化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用MTT方法观察植物雌激素的主要成分金雀黄素和大豆甙元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的大豆甙元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轻度生长.随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明显,但当浓度达到40μmol/L,抑制细胞生长;不同浓度的金雀黄素均抑制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提示在应用植物雌激素时要考虑不同成分的差别?  相似文献   
40.
卷柏化学成分研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中药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及硅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2-羟基-3-甲氧基-5-(1-羟基乙基)-苯基]-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O-β-D-葡糖苷(卷柏苷B,I),腺苷(II),鸟苷(III),熊果苷(IV)。结论卷柏苷B为新化合物,腺苷、熊果苷、鸟苷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