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小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各年龄层次、各种类型血管瘤、各类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并随访188例10岁以下小儿体表血管瘤,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岁以内的体表血管瘤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毛细血管瘤的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血管瘤;口服激素的有效率为64.3%,注射平阳霉素的有效率为83.8%,注射沙培林的有效率为87.5%,手术切除的有效率为90.1%.结论 小儿体表血管瘤需及早治疗;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较其他类型的血管瘤显著;口服激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沙培林及手术切除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332.
目的探讨CD133、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ter1protein,Glut-1)及其所标记的前体细胞、胎盘绒毛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5.0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先天性及后天性血管畸形中血管内皮细胞胞膜中的CD133和Glut-1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时期的血管瘤、胎盘与先天性的血管畸形CD133均明显高于后天性的血管畸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血管瘤和胎盘中的Glut-1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及后天性血管畸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特异性标记的前体细胞---内皮祖细胞是先天性血管瘤及先天性血管畸形中大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末节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20例再植病例,包括3例末节再植后坏死病例,对照10例行指腹按压法加甘露醇治疗的再植病例的恢复情况,初步探讨末节发生坏死的原因并评价有关对策。结果:采用指腹按压法加甘露醇治疗的病例无1例发生坏死,术后第2d末节肿胀明显消退;而未采用该方法的3例末节再植病例末节指术后肿胀明显,采用滴血法5d后坏死,3例近中节断指再植后发生末节指腹部肿胀坏死。结论:末节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其高阻力高张力特点,同时存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加重血循环障碍,最终可导致末节坏死。指腹按压及甘露醇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