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茯苓酸[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烷-8,24(31)-二烯-21-酸],一种天然存在于茯苓、灵芝等中草药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竞争性抑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的生物活性,降低PLA2介导的细胞损伤.鉴于PLA2在CD4+和CD8+淋巴细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茯苓酸可能通过PLA2调节活体动物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2.
Background Pachymic acid (PA), a natural triterpenoid, is known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in vitro through initiation of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 However, its effect on immune cells and anti-rejection follow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 remains unknown.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PA as a treatment to control acute rejection occurred in rats which had accepted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We measured apoptosi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PBLs), and CD4^+ lymphocyte,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CD4^+ and CD8^+ lymphocytes and the effect of PA on acute rejection in rats 7 days after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PA treatment might decrease allograft rejection, protect PBLs from apoptosis, and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CD8^+ lymphocyte. PA neither regulated the number nor the apoptosis rate of CD4^+ lymphocyte.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PA has an anti-apoptotic effect acting on PBLs through a novel mechanism involving stabilization of the PBLs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an anti-rejection effect in rats after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and an inhibiting effect to CD8^+ lymphocyt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6 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患者的 76处冠状动脉血管段行IVUS检测。结果 IVUS在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 ,斑块性质方面敏感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与IVUS相比 ,CAG低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P <0 .0 0 1)。CAG示冠脉内斑块不明显 ,IVUS检测显示需要手术干预的病变血管 37处 ;CAG示冠脉内斑块明显但不需手术干预的病变血管 31处。结论 IVUS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IVUS能准确选择支架适应证 ,帮助选择支架大小 ,IVUS是目前冠心病诊断及指导支架置入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种小型PA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以我院成像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并建立PACS为例,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PACS的设计模式。材料与方法 对我院现有非数字化或非DIC0M标准影像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继而开发了PACS网络系统,然后将其并入我院HIS内,实现了数字影像的网络传输功能。结果 影像系统所有分立设备均配接了KY系列影像工作站和激光打印机,既能进行影像数字化采集、存储、图像后处理及图像打印输出,又可以作为PACS的显示终端,并与网络服务器连接,成功地完成了PACS的设计与运行。结论 目前在我国非数字化或非DICOM标准成像设备配置占主体的状况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PACS的设计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硝普钠结合控制性再灌注在预防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1 4只猪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和实验组 (Ⅱ组 )。对照组在去除肺动脉阻断 ,恢复自体血流前 ,给予控制性再灌注处理 (灌注液 :去白细胞∶改良Buckberg液 =4∶1 ,灌注压 1 8mmHg ,灌注时间 1 0min ,温度 37℃± 1℃ )。实验组在去除肺动脉阻断 ,恢复自体血流前 ,给予控制性再灌注 ,后经肺动脉以每分钟 1 .0 μg kg注入硝普钠 1 0min ,余处置同对照组。 0 .5 ,1和 2h后测血氧分压、肺血管阻力、肺顺应性及肺氧合功能变化 ,实验结束后 ,取肺组织测NO含量、MDA含量及肺含水量。结果 实验组的左肺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5 )。肺循环阻力、丙二醛 (MDA)值及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实验组肺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硝普钠结合控制性再灌注能明显降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起到了较好的移植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因组扫描对胃癌19号染色体进行杂合性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19号染色体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ess of heterozygosity,LOH),以初步确定19号染色体上与胃癌相关基因连锁最密切的微卫星多态位点。方法 应用多重PCR对4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覆盖19号染色体上的22个微卫星位点(遗传距离在1.1-10.9cM之间)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Gene Scan^TM,Genotype^T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9个位点(19/22)检测出LOH阳性,总LOH频率为59%(26/44),其中D19S571位点的LOH频率最高(21.43%)。结论 高频的LOH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未知的胃癌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
由于临床操作人员在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时,需要暴露于X射线下进行,而且介入手术时间长,曝光时间长,工作人员的吸收剂量也高,直接影响了介入放射工作的深入开展[1],因此,介入治疗学中所存在的放射防护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摄影在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胸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包括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血气胸及肺挫伤等。X线胸片对胸部创伤的各种改变大都能够显示,但传统X线胸片易受投照因素的影响,其清晰度及对比度较差,某些胸部外伤病变例如肋骨骨折,特别是膈下肋骨容易漏诊,而CR是数字化摄影,其图像可以调节,对胸部创伤的诊断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支气管胸膜瘘 (bronchopleuralfistula ,BPF)是一种严重的肺切除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可达 40 % 〔1-3〕,近年对其预防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解剖性肺切除的普遍开展 ,明显地减低了非解剖性肺切除 (肺门大块结扎、切除 )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病率。Asamura等〔1〕 和Weissberg等〔4〕 总结了手工缝合 (manualsu ture)和支气管闭合器 (bronchialstapler)闭合支气管残端的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 ,手工缝合为 4%和 4 5 % ,闭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外科微创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取19例VSD患者行微创非体外循环、食管超声(TEE)指引下经胸右心室穿刺VSD封堵治疗。膜周部VSD14例,干下型VSD3例,肌部VSD1例。缺损直径2.5~12(5.49±2.90)mm,膜周部VSD中2例形成膜部瘤。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根据VSD位置选择切口位置,干下型VSD患者选择左侧胸骨旁第Ⅱ肋间切口,其余患者均选择胸骨正中中下1/3切口。TEE指引下安放VSD封堵器来封堵VSD。封堵器较缺损范围大1~2mm,干下型缺损选择偏心封堵器。结果:1例干下型VSD因封堵器释放后TEE显示主动脉瓣反流增加,经调整位置后无明显改善,遂改行常规体外循环修补VSD。其余18例封堵成功,其中16例应用等边封堵器,2例应用偏心(0mm)封堵器(均为干下型VSD),封堵器直径5~12mm,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小于5h,平均住院时间约为5d。所有封堵成功患者均未输血,术后第2天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mg.kg-1.d-1(最大100mg/d)。全组均未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外科微创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心室穿刺VSD封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