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3例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患者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4岁.主要特点为腰痛、血尿,尿路感染.10例曾行ESWL治疗,其中l例曾行2次ESWL.23例均为单侧肾盏憩室结石,结石位于肾上极11例,中部9例,下极3例.成堆泥沙样多发结石19例,单发结石4例.结石最大直径18.9 mm.术前1周均留置双J管,均行IVU及双肾CT检查.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留置输尿管扩张鞘,置入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寻及憩室开口,必要时用钬激光切开憩室颈部,憩室内大部分结石呈泥沙样聚集,小部分结石较大,予以钬激光碎石,结石碎屑随灌洗液冲出或用套石篮取出. 结果 本组23例均顺利置入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100%.22例顺利寻及憩室结石,1例术中未寻及憩室开口改行PCNL,手术顺利.碎石成功20例(87.0%),术后无结石残留15例(65.3%).残留结石<4 mm者5例;3例碎石失败者结石残块≥4 mm.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日3.5d.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均消失,未见结石复发. 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合并临床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基底节钙化患者中有40~80%可并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的应用,使及时发现脑钙化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甲旁减的诊断。本文报告脑CT发现11例基底节钙化患者,其中5例并发甲旁减。  相似文献   
33.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附51例报告)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方法 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 5 1例。 结果 一次性碎石率 90 % (45 / 5 0 )。手术时间 30~ 78min ,平均 4 5min ;术后住院 1~ 6d ,平均 2 .4d ;结石排净时间 3~ 6周 ,平均 4周。无脓肾、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安全、有效 ,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4.
多肽生长因子是细胞增生的潜在调节因子,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多肽生长因子有关,本文就数种多肽生长因子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9月-2001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PSA和fPSA/tPSA比值。结果 72例患者中,前列腺增生48例,前列腺癌24例。tPSA为4.0~10.0ng/ml之间时,前列腺癌患者3例,其fPSA/tPSA平均值为0.12,而前列腺增生患者有16例,其fPSA/tPSA平均值为0.21,两者差异明显。tPSA为4.0~10.0ng/ml,fPSA/tPSA比值为0.20,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为61%,而敏感性为100%。结论 当tP-SA为4.0~10.0ng/ml时,fPSA/tPSA比值作为一种参考标准可以用于临床筛选潜在的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36.
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对48例小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24~61岁)。平均肿瘤直径2.4cm(1.0~4.0cm)。病理分期T1N0M047例,双侧肾癌1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8min(12~26min)。术后出血3例、漏尿1例。平均随访21个月,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1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余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37.
原发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诊治分析(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原发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 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 18~ 5 6岁 ,右侧 5例 ,左侧 2例。息肉位于输尿管上段 2例 ,中段 3例 ,下段 2例。临床表现多样 ,以血尿、侧腹痛为最常见症状 ,仅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 结果  7例患者手术治疗 5例 ,行钬激光切除术 2例。 7例术后随访 3个月~ 11年未见复发。 结论 肾盂输尿管造影有助于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诊断 ,必要时可行手术探查。输尿管镜是诊治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半个世纪以来,前列腺特异酸性磷酸酶(PAP)一直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的最佳指标,但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所以寻找一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瘤标成了医疗科研工作的重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发现,是此项医疗科研工作的一大进步。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PSA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的最佳瘤标。1971年,日本学者Hara等首次在人类精浆中发现了一种γ-精蛋白。1978年,Sensabaugh首次采用免疫电泳法分析了这种蛋白的性质,指出它是一种分子量为30 000 Dalton、等电点在6.5~8.0之间的单体糖蛋白。1979年,Wang等成功地从前列腺组织内分离、纯化出此种蛋白,并认为它是一种前列  相似文献   
39.
随着保留肾单位手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 ,对肾癌的术前影像学评估要求不断提高。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3D MRA)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们对 2 8例肾癌患者术前进行了 3D MRA检查 ,探讨其在术前血管评估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 本组 2 8例。男 17例 ,女 11例。平均年龄 5 4岁 (2 9~ 6 8岁 )。肿瘤平均直径 4 .8cm。术前B超和CT检查诊断为肾脏占位。均接受MRA检查 ,结果由 1名放射科医生阅读 ,然后进行三维重建。2 8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 9例 ,肾癌根治术 17例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2…  相似文献   
40.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50例PSA升高和 (或 )DRE异常和 (或 )TRUS异常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10针穿刺活检术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50例 ,第 1组在尖部及两侧的前列腺精囊连接部注射 2 %利多卡因 ,每点 3ml,第 2组注射生理盐水 ,第 3组为对照组 ;穿刺结束后即刻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 结果 利多卡因组疼痛评分 0~ 7.5分 ,平均 2 .0分 ;生理盐水组 0~ 9.1分 ,平均 4.0分 ;对照组 0~ 7.4分 ,平均 3 .7分。经方差分析检验 ,利多卡因组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利多卡因组疼痛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 150例患者观察 6~ 10d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 ,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感觉 ,推荐为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常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