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鼻咽原发性黑色素瘤一例王晋川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皮肤,约占60%-80%,原发于异咽者罕见本文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采用常规放疗加后超分割放疗,随访2年获满意控制。病例报告:男性,67岁,因左耳鸣、鼻塞3月伴涕血1月就诊。查体,左侧鼻咽顶及左后鼻孔区可见1...  相似文献   
22.
鼻咽癌颅底骨侵犯SPECT及MRI检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PECT及MRI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异咽癌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SPECT伞身前后位、左右头侧位平而显像和颅底断层骨显像及MRI鼻咽、颅底横断和冠状检杏,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和MRI对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分别为51%、46%(P=0.508),在头痛、颅神经损害及两者并存患者中分别为83%、80%、88%和86%、80%、94%(P值均为1.000),在T1+T2和T3+T4期患者中分别为22%、74%和0、82%(P=0.031、0.250),在N0+N1和N2+N3期患者中分别为50%、53%和48%、40%(P=1.000、0.500).SPECT与MRI检测符合率为85%.Binary Logistic同门分析显示T分期是SPECT对颅底骨侵犯阳性检出的关联因素(χ2=4.23,P=0.040;OR值=3.04),头痛有成为SPECT和MRI对颅底骨侵犯阳性检出关联因素的趋势(χ2=3.13,P:0=077,OR=4.54;χ2=3.64,P=0.056.DR=12.00).结论 SPECT对鼻咽痛颅底骨侵犯的检测敏感性与MRI相当,检测结果与MRI有较高符合率,且与T分期有良好相关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对头痛明显、T分期晚、CT检测颅底阴性、无条件接受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行SPECT颅底断层骨显像阳性应考虑早期颅底骨侵犯,并以此指导放疗靶区(GTV)的确定.  相似文献   
23.
鼻咽癌SPECT骨显像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SPECT骨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及全身骨转移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鼻咽癌初诊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进行全身前后位加颅底左右侧位SPECT骨显像。[结果]全身骨显像(颅底骨除外)阳性检出率23.6%(17/72),共检出41个病灶,胸部及脊柱检出率最高,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率62.5%(45/72),同期CT阳性检出率23.6%(17/72)。颅底骨侵犯SPE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McNemar检验,P=0.0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全身骨显像阳性检出与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分期无正相关;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与头痛,颅神经损害,T分期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临床分期是全身骨显像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2.036);头痛及T分期是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头痛=3.943,ORT分期=6.858)。[结论]鼻咽癌初诊患者SPECT骨显像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检测结果有一定可信度,可用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及全身骨转移的早期检测,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张莉  王晋川  敖睿  胡洪林 《四川医学》2004,25(9):956-958
目的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预后因素,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74例,其中Ⅱa期31例、Ⅱb期25例、Ⅲa期9例、Ⅲb期5例、Ⅳ期4例。全部病例术后均接受锁骨上、腋窝及内乳区域淋巴结放疗,Dr40~53Gy/4.0~5.5周。其中36例合并胸壁放疗,Dr35~52Gy/3.5~5.3周。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多个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及生存率影响的Cox回归分析。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局部复发(包括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与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胸壁复发与放疗后合并化疗呈负相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放疗前合并化疗是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放疗前合并化疗两个协变量最终保留在模型中,前者是影响生存的高危险因素(OR值=7.572),后者是影响生存的强保护因素(OR值=0.173)。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是否合并化疗是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重要预后指标。预后指标对正确选择适宜的综合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25.
用Rivermoad行为记忆测验检查14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对行为活动的记忆功能,结果发现疾病组筛选分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除图片再认和人面再认积分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个项目的测验成绩均有显著差别(P<0.01~0.05)。将疾病组总筛选分与颅脑CT结果进行比较,可见CT异常者的测验成绩明显低于CT正常者(P<0.05)。以上结果表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日常行为活动的记忆力有障碍。  相似文献   
26.
曹蓉碧  王晋川 《华西医学》2002,17(2):228-228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本文采用德国EMET-2000S型TCD诊断仪对80例偏头痛发作间歇期患者进行检测。TCD血流异常加快61例,占76%,异常血流频率依次为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TCD对偏头痛检测较敏感,能为临床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7.
孙阳  王晋川 《华西医学》1992,7(1):35-36
采用龚氏修订WMS(甲式)量表;测定20例临床痊愈后的散发性脑炎患者的记忆能力,并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发现疾病组MQ异常率明显增高,记忆障碍以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损害为特征,长时记忆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8.
采用德国EME公司彩色经颅多普勒仪对2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颅底血流速度的检测表明: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为62%,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高(10/21)、血流速度降低(3/21),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高(4/21)。  相似文献   
29.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病例74例,其中Ⅱa期31例,Ⅱb期25例,Ⅲa期9例,Ⅲb期5例,Ⅳ期4例,合并胸壁放射治疗者36例(照射组),未合并胸壁放射治疗者38例(未照射组)。淋巴引流区和胸壁放射治疗剂量分别为DT40-53Gy,4.0-5.5周完成,DT35-52Gy,3.5-5.3周完成,多数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合并化疗,比较分析两组胸壁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远地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胸壁照射组和未照射组3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8.3%,10.5%,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1.1%,13.2%,远地转移率分别为22.2%,23.7%,经X^2检验无差异,P值分别为0.747、0.788、0.881。两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89.2%,85.8%和86.1%,腋窝淋巴结阳性病例两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2%和81.8%、72.95和77.1%,经Logrank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663、0.919。中晚期病例(临床Ⅲ期以上)胸壁照射与否及不同剂量胸壁照射的生存率曲线经Logrank检验也均无差异,P值分别为0.449,0.764。结论:研究未得出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有利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地转移率及提高生存率的结果,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后射治疗靶后的个体化确定需要更多的随机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30.
从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方面综述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状况。指出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和执行状况还不容乐观,手卫生理念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手卫生规范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针对手卫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有效持久的监督管理力度,让手卫生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执行手卫生,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