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人核糖体蛋白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核糖体蛋白S15a(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取自82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利用RPS15a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SP染色,检测RPS15a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PS15a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中为72.0%(59/8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40.2%(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76,P < 0.05);在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80.8%(42/52),在无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56.7%(17/3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47,P < 0.0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8.3%(21/36),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为82.6%(38/4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9,P < 0.05)。结论 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RPS15a基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前列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一例前列腺淋巴瘤合并前列腺PIN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因发热2天伴尿潴留入院。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镜下:前列腺间质内大量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异型小。部分前列腺腺体不规则,呈芽状生长,基底细胞缺失。免疫组化: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CD20(+)CD79(+)CD3(-)CD45R0(-)HCK显示腺体基底细胞不完整或缺失。结论前列腺淋巴瘤是罕见的,临床误诊率高,治疗手术及化疗和放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63.
p27与MMP-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27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54例直肠癌组织标本中p27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2%(191/254),低表达率为67.72%(172/254),核质p27蛋白共表达85例.MMP-9阳性表达率为85.04%(216/254),高表达率为68.11%(173/254).p27蛋白和MMP-9的表达与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外周血CEA水平、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脉管瘤栓、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直肠癌中p27低表达和MMP-9高表达,可成为判断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4.
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由Coons首创于1950年,刘彦仿等[1]于1965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该技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免疫组织化学各种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阶段;推广普及阶段;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广泛应用阶段;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阶段.该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灵敏性、简便性,能将形态和功能代谢相结合,定性、定位和定量相结合,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相结合,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水平相结合.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数量与肿瘤增殖指数,以及2种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与CD163)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1例鼻咽NK/T细胞淋巴瘤和12例炎性反应病例的Ki67,CD68以及CD163。并对染色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的TAMs数与肿瘤的增殖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P=0.024),同时,CD163与CD68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P=0.009),CD68的阳性率略高于CD163,但无统计学意义。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TAMs的数量,与反应性病变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咽NK/T细胞淋巴瘤中的TAMs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表明TAMs可促进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并且2种标志物(CD68及CD163)均可识别TAMs。而CD163为TAMs的标志物似乎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IL-17对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从7~14 d BALB/c小鼠心脏中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00 ng/mL IL-17刺激0、24、48、72 h,PCR检测其表面IL-17受体、免疫荧光检测I/III型胶原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β、Erk1/2、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心肌成纤维细胞表面有IL-17RA/C的表达;IL-17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24 h后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显示IL-17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后分别在30、45、45 min导致PKCβ、Erk1/2、NF-κB的磷酸化。结论:IL-17可以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其分子机制可能是PKCβ-ERK1/2-NF-кB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并了解其是否有剂量依赖性。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实验室进行。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褪黑素0.25,0.5,1.0mg/kg组5组(n=8)。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固定时间灌胃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酒的摄入量为10g/kg),连续12周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②造模成功后褪黑素各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褪黑素0.25,0.5,1.0mg/(k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5mL/kg体积分数为0.02的乙醇,连续28d。③给药后颈椎脱臼处死大鼠,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肝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结果: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有大量纤维组织沉积,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脂肪变性。褪黑素1.0mg/kg组纤维组织沉积减少,仅有少量炎症细胞的浸润。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褪黑素0.25,0.5,1.0mg/kg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剂量越大,效果越好。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褪黑素0.25,0.5,1.0mg/kg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结论:褪黑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构建人CD59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CD59,并利用壳聚糖(chitosan)组装成纳米微粒复合体,转染小鼠NIH3T3细胞。方法应用PCR方法,从CD59-pGEM-T Easy Vector克隆相关的DNA序列,插入到具有相应酶切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中,构建pSecTag2/HygroB-CD59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利用壳聚糖包裹质粒,转染小鼠NIH3T3细胞,并用抗CD59抗体对转染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59基因大小为312bp,与Genbank中记载的人CD59cDNA序列结果完全一致。利用壳聚糖-CD59纳米微粒转染NIH3T3细胞24h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转染细胞CD59呈弥漫性胞浆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D59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壳聚糖介导转染NIH3T3细胞,为进一步探讨及研究转基因肝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张丰  李青  王映梅  王莉  林圣彩 《医学争鸣》2002,23(24):2229-2232
目的 探讨p38MAPK和RGS16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38MAPK和RGS16基因分别或共转染导入C6细胞中;用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转染和未转染p38MAPK的C6细胞,24-36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贴壁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前后p38MAPK和RGS16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是否有凋亡发生。结果 转染pCMV5-p38和/或pCMV5-RGS16质粒36h后30%细胞贴壁性降低。突起收缩,细胞变圆;p38MAPK和RGS16蛋白均表达阳性;转染pC-MV5-p38组出现33.8%的凋亡峰,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17%,而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14%;转染pC-MV5-RGS16组无凋亡发生,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1期细胞百分数减少10%,而S期细胞百分数增加14%;共转染pCMV5-P38和pCMV5-RGS16组未出现的凋亡峰,细胞周期细胞显示G1期和S期细胞百分数变化与未处理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共转染p38MAPK和RGS16组出现的凋亡峰,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1期和S期细胞百分数变化与转染pCMV5-p38组之间很接近;SB-202190处理的未转染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1期细胞百分数减少18%,而S期细胞百分数增加18%;SB-202190能对抗pCMV5-p38对C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论 p38MAPK可以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周期运行和诱导其凋亡;RGS16和SB202190有拮抗p38MAPK作用,并且可以促进C6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0.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人脑胶质瘤和 8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2和PCNA的表达水平 ,计算两者标记指数 ,统计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无cyclinD2或PCNA表达 .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 ,cyclinD2平均标记指数明显升高 .在WHO分级Ⅰ~Ⅳ级胶质瘤中 ,Ⅰ ,Ⅱ ,Ⅲ级与Ⅳ级、Ⅰ级与Ⅲ级以及低度恶性胶质瘤 (Ⅰ~Ⅱ )与高度恶性胶质瘤 (Ⅲ~Ⅳ )之间标记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类似cyclinD2 ,PCNA标记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 .cyclinD2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5 4 ,P <0 .0 1 ) .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 ,很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