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酪氨酸激酶B(TrkB)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珐前列腺肿瘤标本6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标本14例,前列腺癌标本46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TrkB表达。结果TrkB在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为14.29%,在前列腺癌组织为80.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P〈0.01)。TrkB表达水平在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72,P〈0.001),在不同临床TNM分期组间,在血清PSA浓度≤20ng/mL与〉20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B很可能是前列腺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并有可能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报道1例左上颌窦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左上颌窦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分两个区域:胶原化区域和黏液样区域,两种区域交替排列,瘤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呈细块状,偶可见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 AE1/AE3、EMA、CK、ACT、LCA、CD1α、S-100均阴性,SMA、CD68局灶性阳性,LYS弱阳性,Vim、CD163、CD45RO阳性.结论: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报道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该例患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右侧肾盂结石、右肾功能消失;左侧肾盂轻度积水.病变区肾皮质的正常结构消失,代之大量的透明细胞成瘤样分布,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散在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透明细胞CD68阳性,RCC和KER阴性.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炎性病变,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5.
五灵胶囊(WL)是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复方新药,临床应用于慢性肝炎治疗。药理研究表明,WL能对抗化学物质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加强受损的肝组织修复,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HF)作用。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功能的金属蛋白酶系(MMPs)及其抑制因子(TIMPs)在HF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WL影响MMPs和TIMP-1调节胶原I、Ⅲ、Ⅳ的作用,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低,其多药耐药是肝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P-糖蛋白(P gP)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参与肝癌多药耐药的关键分子[1],然而抑制P-gp的活性,并不能有效逆转肝癌的多药耐药[2].因此,除了P-gp,可能有其他的多药耐药分子共同参与了肝癌的多药耐药.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多药耐药分子,可排泄多种化疗药物[3-4].已有研究结果显示,BCRP在肝癌中有表达,并可能是肝癌干细胞的一种标志物[5-6].然  相似文献   
107.
前列腺癌中BAG-1、bcl-2及bax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BAG-1在前列腺癌组织(PCa)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AG-1、bcl-2、bax在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45例PCa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G-1在BPH、PCa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91.1%(41/45)。PCa中BAG-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癌组织中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病理分级(P〈0.01)呈正相关。BAG-1与bcl-2在PCa中的表达正相关(P〈0.05)。BAG-1与bax在PCa中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BAG-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表达与bcl-2、bag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抗血管生成化疗(ACT)对昆明鼠S180皮下肉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将荷S180肉瘤(100 mm3)鼠随机分成A组(CTX抗血管生成化疗组),B组(CTX标准化疗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按实验方案处理后,检测抑瘤率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将接种S180细胞的小鼠随机分成A'组(CTX抗血管生成化疗组),B'组(CTX标准化疗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按实验方案给药,计算成瘤率及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结果:A,B组抑瘤率分别为89.3%和89.9%,A,B,C组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7.6±5.2),(16.5±5.5)和(17.9±4.7)个/mm2,A',B',C'组成瘤率分别为43.8%,6.3%和87.5%.结论:CTX抗血管生成化疗抑制鼠皮下肉瘤微血管形成,并抑制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与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随访。所有肉瘤均按照FNCLCC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结果:心脏肉瘤8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1∶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生部位:左心房4例,左心室1例,右心房1例,右房、右室及部分右室流出道1例,双侧心房1例。肿瘤直径从17 mm到93 mm。具体组织学类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各1例。所有肿瘤被分级为1级(2例)、2级(1例)、3级(5例)。除2例失访外,其余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4~84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其中2例低级别(1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4例中、高级别(2、3级)肿瘤患者在术后4~30个月死亡。结论:心脏肉瘤罕见,其中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与血管肉瘤多见,患者的总体预后差,与肿瘤的分级有关,由于本组样本量少,无法做统计学分析,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判断两者有无统计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制及QDTMT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液流变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降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以及QDTMT的保护作用.结果:血瘀大鼠的CEC数量明显增加,全血比黏度增高、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能力增高.电镜下大部分VEC水肿、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有些区域甚至断裂,小部分VEC较完整,病变轻,仅细胞质线粒体略肿胀;QDTMT能减少血瘀大鼠的CEC数量,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的VEC结构.结论: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QDTMT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