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再论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分析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或/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最长随访时间已达10年。结果全部患者恢复顺利,术后1周下肢肿胀明显减轻,肝脾不同程度缩小,胸腹壁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证实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均良好。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BCS的首选,应用过程中应重视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92.
目的将血管化可注射性纳米组织工程骨注入骨延长区,观察血管形成及骨再生的情况,揭示组织工程骨再血管化和成骨的关系。方法以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藻酸盐水凝胶为载体,复合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构建血管化可注射性纳米组织工程骨,将其注入肢体延长动物模型骨延长区,以空白对照组、注射单纯成骨细胞复合可注射性纳米材料组为对照,通过组织学切片、毛细血管计数、骨小梁百分比面积测定,观察血管化及骨生成情况。结果毛细血管计数显示第3周:A组4.8±9.1,B组7.4±9.2,C组10.7±8.5;第6周:A组15.1±7.2,B组19.3±15.8,C组31.5±18.2,各时段3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管计数值最高,血管化明显优于其他组。骨小梁百分比面积测定显示第3周:A组4.52±7.31,B组10.20±9.65,C组21.33±16.4;第6周:A组22.56±8.76,B组41.95±16.27,C组58.36±11.39,各时段3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值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为:C组〉B组〉A组,C组骨小梁百分比面积最大。结论血管化可注射性纳米组织工程骨应用于牵拉成骨,可促进骨延长区血管化及骨生成,优于单纯成骨细胞复合可注射性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93.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2009年2月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其中中间柱损伤5例,内侧、中间柱合并损伤17例,内侧、中间、外侧柱3柱损伤6例。结果:采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足的功能,平均得分为85分,90~100分5例,75~89分18例,50~74分4例,〈50分1例。结论:解剖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使Lisfranc关节得到长期有效的固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背景: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骨密度正常范围甚至较高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量比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的作用更大。目的:评估血清戊糖素水平和骨小梁分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包括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代谢生化指标等;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检测患者骨密度,根据测量获得的图像使用TBS Insight?软件计算脊柱骨小梁分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戊糖素水平;使用Genant半定量分型对所有患者脊柱骨折压缩程度进行分级,分析各种变量因素与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戊糖素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骨小梁分数值低于非糖尿病组(P <0.05),两组腰椎骨密度、髋关节骨密度、严重骨折压缩占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2)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折严重程度与糖化血红...  相似文献   
95.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1例锁骨中远端骨折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本组221例骨折均愈合,优良率96.8%。结论: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复位好,固定稳,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成人锁骨中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血栓素、前列环素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转变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将SD大鼠40只按编号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MAP组(n=8)、SAP组(n=24).经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入2.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MAP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暂时阻断脾下动脉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以产生SAP模型.术后6h剖杀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并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MAP组大鼠较假手术组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增高(P<0.05),血栓素与前列腺环素的比值(T/P)值则无明显差异;而SAP组(钳夹脾下动脉15、30、60 min)较MAP组T/P值、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胰腺微循环障碍作为持续和加剧损害因素贯穿于SAP发展的全过程,是MAP向SAP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各自的适应症、优缺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17例,其中手术治疗81例,血管内治疗36例。结果 手术治疗组治疗结果为优者78例(96.2%),中度残疾2例(2.6%),死亡1例(1.2%)。血管内治疗组出院时治疗结果为优者33例(91.7%),中度残疾1例(2.8%),死亡2例(5.5%)。结论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8.
9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由于发病原因尚未明了,故治疗较多困难。对慢性型应用激素治疗,虽于短期内可控制或减轻出血,但停药后往往复发,采用脾切除治疗,亦仅一部分病例有效。对难治病例,近年来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确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且停药后仍易复发。应用中药治疗本证,优点甚多,近年来我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症慢性型1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兹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采用国产试剂,将胶体金标记在葡萄球菌蛋白A(SPA)和纯化免抗鼠IgG抗体(RAM)上,制备了数批免疫胶体金探针试刺,并建立了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人T、B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光镜水平检测。阳性细胞膜上出现的免疫金银颗粒有三种类型: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局部粗大颗粒、以及帽状聚集的颗粒。次外,T、B细胞膜抗原的检出阳性率与以往报道的免疫荧光法相符合。因此,免疫金银法是一种敏感、可靠、方便和值得推广的方法,为研究细胞表面标记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