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40篇
药学   120篇
  4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救中心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是急救工作上档次达水平的必然途径与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得气”的自主神经效应。方法:以84例健康青年女性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得气组、不得气组和空白组。得气组针刺右侧足三里,深度2.5 cm左右,提插得气,行针5 min后出针;不得气组针刺足三里,深度0.4 cm,不提插,不得气。两组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 min与60 min行心率变异检测。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也在相应时段行心率变异(HRV)检测。指标包括:总功率对数(ln TP)、极低频对数(ln VLF)、低频对数(ln LF)、高频对数(ln HF)和低/高频比值对数(ln LF/HF)。针感强度采用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评估。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差值,得气组与不得气组、空白组比较,ln TP、ln VLF和ln L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n H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不得气组比较,ln 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间HRV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气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六氟化硫微泡实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常规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73个病灶再行六氟化硫微泡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采用连续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和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点.结果 73个病灶均获得满意的动态造影灌注图像.13例超声造影提示15个恶性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直径的大小不同,超声图像呈低或混合回声,边界不清,伴有微小钙化灶,血流分布为Ⅰ级或Ⅲ级.46例超声提示58个良性病灶,血流分布为Ⅱ级或Ⅲ级,二维超声图像表现多样,呈囊性、实性或含液实性团块,边界清.与周边甲状腺组织对比,不同的占位性病变在始增时间、强化程度及强化持续时间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其中病灶直径≤20 mm的1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均为乏血供型;直径>20 mm的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表现为先于相邻甲状腺实质开始增强及廓清,呈高增强的灌注形式;甲状腺滤泡样腺瘤早于相邻甲状腺实质开始增强及廓清,肿块内造影剂存留时间较长,呈高增强的灌注形式;结节性甲状腺肿增强方式为结节与相邻甲状腺实质同步开始增强,6个病灶造影后表现为结节略早于相邻甲状腺实质开始增强,28个病灶与相邻甲状腺实质同步开始廓清,11个病灶消退早于(开始消退时间≤25 s)相邻甲状腺实质.结论 六氟化硫微泡实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大部分病例可在术前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病例的临床特点, 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收治的2例川崎病合并肺内多发结节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3个月婴儿,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符合川崎病诊断,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内多发结节, 病原学、免疫学及肿瘤相关检查结果均阴性, 接受川崎病治疗后随访肺内结节逐渐消失。结合既往文献及本报道共10例川崎病合并肺内结节患儿, 90%为3~6个月龄婴儿, 80%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患儿均有2个以上肺内结节样病变, 分布无明显规律, 大小不等, 80%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受累, 除1例患儿疾病急性期死亡, 其余患儿肺内结节在12 d~1年消失。结论川崎病可能合并多发肺内结节, 尤其是小月龄婴儿, 患儿多表现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易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这可能与川崎病引起肺部血管受累有关, 预后多良好, 肺内结节可随川崎病治疗和病程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内植入外源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成年大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 在大鼠脑内植入不同浓度的NMDA缓释膜片后,比较各组大鼠被动同避学习记忆(避暗实验)的能力以及额前腹内侧皮质(vMPFC)及扣带同前皮质(ACC)区域NMDA受体活性的区别. 结果 避暗实验中各组大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6,P=0.792).各组大鼠vMPFC及ACC区域的NMDA受体活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但随着所植入的缓释膜片中NMDA浓度增加.这些区域NMDA受体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结论 外源性植入NMDA对成年大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但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NMDA改变受损脑组织的神经可塑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后组神经间隙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治疗的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Ubogu和Zaidat的标准,42例患者符合VBD诊断标准,为VBD组,其余124例患者为常规组, 手术方法及术者无差异。结果:VBD组与常规组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VBD组整体治愈率90.5%,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迟发面瘫1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1.9%。常规组整体治愈率92.7%,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面瘫2例,听力下降3例,耳鸣2例,饮水呛咳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61%。两组在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P=0.638);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但VBD组延迟缓解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VBD导致桥小脑角空间狭小,使得手术难度显著增加。MVD从后组颅神经间隙进入进行架桥式操作,可以降低椎动脉对面神经的张力,进而抬起椎动脉,寻找真正责任血管,有效避免小血管的遗漏和分支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与常规组相仿。VBD合并面肌痉挛患者术后有一定的延迟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王昊 《开卷有益》2022,(12):38-39
<正>一、上肢牵伸1.肘关节伸直肘屈肌群牵伸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站在患者牵伸侧,内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外侧手被动牵伸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屈肘肌群。2.腕关节伸展屈腕肌群牵伸患者体位仰卧位或者坐在治疗床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腕伸出桌沿。治疗师坐在牵伸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屈肌群,同时允许手指被动屈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PI3K、AKT在寻常型银屑病(PV)进行期斑块状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s)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 临床上收集22例PV患者进行期斑块状皮损以及18例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等方法检测22例PV患者进行期斑块状皮损和1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KCs的Survivin、PI3K和AKT表达,并分析它们在PV皮损KCs中的相关性.使用小干扰RNA(siRNA)在HaCaT细胞中沉默AKT,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 PV皮损KCs中Survivin、PI3K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V皮损KCs中Survivin和PI3K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4510;P=0.0351);PV皮损KCs中Survivin和AKT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4423;P=0.0393);在HaCaT细胞中,沉默AKT后可引起Survivin的表达下调.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V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人格及体质特征对糖尿病(MD)合并冠心病(CHD)的患病风险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五态人格测验、五五体质检测测定110例T2MD患者的中医人格及体质特征;运用EXCEL及SPSS中决策树的CHAID算法,建构中医人格、体质类型预测MD患者合并CHD的患病风险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加以评估。结果 以少阴人格、阴寒质、血瘀质为预测变量构建的MD患病风险模型经10折交叉验证预测准确度为93.6%,准确率较高,并得到3条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的规则。结论 以中医人格及体质特征预测MD合并CHD的风险规则符合中医传统认识,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冠心病的防治及临床辨体论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晚期病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和对策。[方法]对38例(6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0~45岁,平均34岁。采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国际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随访平均3年。[结果]术后疗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除了2例患者外,病人有轻微疼痛或者无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了平均45.5°。对于关节纤维强直的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改善了平均57.3°。对于术前活动范围局限在室内的12例患者,11例活动范围明显得到改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行走功能较其他疾病的患者要差。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13.7%(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晚期病变适宜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髋关节外侧切口,术中强直髋关节处理措施得当,人工假体选择合适,术后康复手段完善和规范,可以明显恢复关节功能,但与其他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很高的骨化性肌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