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设计用于治疗妇科宫颈疾病的环状凹球面自聚焦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聚焦性能进行检验.方法:采用正负声源的方法,对该环状凹球面自聚焦超声换能器的轴向声场强度分布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自定义的声场分布系数(SIDC)的物理意义对该换能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采用离体器官组织牛肝实验所得损伤区域的图像特征分析来检验该换能器的聚焦特性.结果:在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设计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固有频率为6 MHz~12 MHz),所设计的内环直径为6 mm,外环直径为12mm的Ⅰ型和内环直径为3 mm,外环直径为7.5 mm的Ⅱ型换能器的SIDC都达到了各自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离体器官组织牛肝实验的结果也显示了焦点附近的损毁区域的轴向长度与仿真结果一致:且Ⅱ型换能器的SIDC值大于Ⅰ型换能器,其损伤区域的轴向长度更长且分布也更加均匀.结论:相同能量条件下,SIDC值较大的自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损伤区域轴向长度更大且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62.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该病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2大类,原发性HPS多见于儿童,  相似文献   
63.
吴林  王旖旎  熊梅  王昭 《河北医药》2010,32(4):510-511
患者,男,36岁。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伴干咳,体温最高39.6℃。当地医院测血常规基本正常,予以抗生素抗炎。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遂于当地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血常规正常,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U/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7U/L,胆红素正常,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内扰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佐匹克隆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且本疗法可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加睡眠时间,伴随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具有中高危因素Ⅰb1~Ⅱa2期宫颈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Ⅰb1~Ⅱa2期宫颈癌病人,其中40例接受手术+辅助放疗+顺铂(DDP)周化疗(放疗+DDP组),88例接受手术+辅助放疗+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放疗+TP组)。对比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与放疗+TP组比较,放疗+DD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P < 0.01);Ⅲ~Ⅳ度血色素下降,Ⅲ~Ⅳ度血小板下降,Ⅲ~Ⅳ度呕吐发生率低,Ⅲ~Ⅳ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中高危因素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病人术后补充放疗+顺铂周疗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探讨血清糖化铁蛋白在诊断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中的意义。收集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继发性HLH疑似病例29例,并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和排除组,另外选择正常健康人员25名作为对照。采用植物血凝素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糖化铁蛋白的比例,比较各组血清糖化铁蛋白比例与总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两者在疾病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29例疑似患者中有22例确诊为继发性HLH,7例未被确诊;确诊组总血清铁蛋白水平为(2897.6±1837.2μg/L),明显高于排除组(653.1±249.1μg/L)(P〈0.01)及对照组(414.6±212.6μg/L)(P〈0.01);确诊组中血清糖化铁蛋白的中位百分比(17.0±4.2%)明显低于排除组(40.7±4.5%)(p〈0.01)及对照组(53.6±13.3%)(p〈0.01)。血清糖化铁蛋白百分比在HLH疾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总血清铁蛋白。结论:血清糖化铁蛋白百分比的降低在诊断继发性HLH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多中心7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探索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对多中心72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原发病以病毒感染和T细胞淋巴瘤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高热(100%)、脾肿大(83.3%)最为多见.发热(100%)、外周血两系及以上血细胞减低(97.2%)、血清可溶性IL-2受体(Scd25)水平升高(93.1%)以及NK细胞活性降低(94.4%)在诊断中的灵敏度较高.实验室检查发现HPS患者组血清糖化铁蛋白百分比为(17.4±16.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53.6±13.3)%.而血清TNF-α水平为(143.2±64.8)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66.9±19.4) μg/L.多数HPS患者存在肝功能损害(83.6%),以AST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为主.47例经治HPS患者15周总体生存率为46.8%,其中27例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激素治疗HPS患者总体生存率达63.0%.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 HPS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发热、外周血两系及以上血细胞减低、血清Scd25水平升高以及NK细胞活性降低在诊断中的灵敏度较高.糖化铁蛋白百分比、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诊断HPS.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案.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是疾病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参与高血压患者的诊疗,探讨开展患者教育和用药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合并5种疾病、口服药物较复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联合用药监护、服药时间指导以及利用药学服务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患者教育.结果:向临床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患者教育,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患者教育,是临床药师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25岁,籍贯山东,现居山东,因“反复发热5个月,双上肢肿痛10 d”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5℃,伴有畏寒、寒战,偶有胸闷,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呕血、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于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后患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2012年5月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并出现肝酶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3.42×109/L,血红蛋白(Hb)115 g/L,血小板计数(PLT)103×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45.8 U/L,乳酸脱氢酶(LDH)233.5 IU/L;骨髓穿刺(骨穿)提示噬血细胞占1%,偶见幼稚淋巴细胞;腹部超声提示脾大,可见淋巴结肿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提示肝脏饱满,代谢明显不均匀增高,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代谢活性异常增高。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6月5日、15日分别应用地塞米松10 mg退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一般状况好转。但不久后体温再次升高,最高达39.2℃,同时右侧眉毛开始脱落,并出现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当地医院根据患者反复发热、肝功能损害、脾肿大和骨髓中出现噬血现象,考虑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和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70.
苦参碱联合环孢素A减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苦参碱具有降低白细胞介素2浓度的作用,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已用于临床。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环孢素A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苦参碱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作为供鼠,BABL/C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BALB/C受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骨髓移植组及足量环孢素A、半量环孢素A、足量苦参碱组、足量苦参碱联合半量环孢素A组。结果与结论:足量苦参碱联合半量环孢素A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组。进行骨髓移植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越早程度越重。移植后7d,与骨髓移植组比较,其他移植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下降,白细胞介素4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苦参碱能够减轻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致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生存时间延长。苦参碱与环孢素A作用相似,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