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院自1976年以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血液凝固紊乱的研究。六年来共检测急性白血病102例,其中22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些病例中,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的相互关系,对于急性白血病伴DIC的诊断和病情观 相似文献
62.
自从层析法使用于激素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同位素技术用于探索内分泌腺的功能以后,对各种内分泌腺功能状态的了解已大有进步。但是,由于激素的含量甚微,测定的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实验室难于进行。目前一般医院所能测定的只有尿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17-羟)及17-酮类固醇(简称17-酮)等数种比较简单的项目,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63.
64.
65.
王振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3)
本文测定了氯氰菊酯对不等单蚤卵、幼虫、茧、成蚤的毒力。结果:成蚤用玻璃药膜法,LD_(50)(μg/cm~2)吸血蚤及未吸血蚤均是♀>♂(0.031>0.009及0.014>0.005);同一性别吸血蚤均大于未吸血蚤(♀:0.031>0.014及♀:0.009>0.005),与一般规律相符。幼虫用玻皿药膜法,LD_(50)(μg/Cm~2)Ⅲ龄幼虫(0.084)>♀蚤(0.031);LC_(50)Ⅲ龄幼虫(19ppm)>卵(5ppm)。茧用吸湿法,LC_(50)110ppm>卵(5ppm)、Ⅲ龄幼虫(19ppm)、♀蚤(8.7ppm),是抗力最强的一种虫态。同时探讨了茧毒力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及LC_(50)偏高的原因,提出了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6.
笔者观察研究了不等单蚤的生活史及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在21±1℃,80±5%的温湿度下,从卵至成蚤发育1个周期平均需28.54天。其中,卵期3.48天,孵化率80.18%;幼虫期:Ⅰ龄3.20天,Ⅱ龄4.11天,Ⅲ龄7.91天;蛹期9.84天,羽化率97.18%。对成蚤的大小、体重及吸血量,雌、雄交配与产卵、孵化,嗜血习性及吸血率,供血与产卵及寿命,卵及茧低温保存时间对发育变态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观察,取得一些结果和数据。并探讨了新羽化蚤在吸血前交配受精的可能性及雌蚤一次交配长期产出受精卵的现象及原因。对不等单蚤生物学及生态学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采用纯化的人血栓调节蛋白作为人凝血酶活化血浆蛋白C(PC)的辅助因子所建立的一种人血浆PC抗凝活性的检测方法。本法的标准曲线直线性良好,可信性和重复性满意,所测72例健康人正常值为97±3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178±43%,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血管病患者为115±46%,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结合AT-Ⅲ抗原和活性,因子ⅦR∶Ag、Fbg/FDP和CIC等指标,对该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以及血浆P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止凝血机制异常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69.
70.
王振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7,(9)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过去认为出血是由于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所致;其后的研究证明除血小板因素外,临床上尚有复合的血液凝固异常和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紊乱。这种异常可能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亦可能由于原发性纤溶及其他止血机制紊乱。随着急性白血病化疗的进展,使缓解率有一定提高,因而急性白血病合并出血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就成为临床上的重要课题之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是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大量出血、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其病程发展迅速,治疗效果尚不够满意。1957年Hillstad首先描述此型的临床表现。他发现一 相似文献